1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吃)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 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译文:参考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2 郑人游于乡校(地方上的学校,它既是学习场所,又是游乐、议政的场所。除了"乡校"一...词,还有学府、太学、国子监、庠、私塾、书院等古代用来表示学校的词语)。以论执政(指..掌握政权的人)。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遽(jù):很快,迅速)止?然犹防川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同“导”,疏通,引导),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蔑:指郑大夫,然明,姓鬷(zōng),名蔑,字然明)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自己的谦称)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译文:参考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为人忠善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防止怨恨。用摆威风来防止怨恨难道不能立刻制止众人的议论?但是这就像堵住河水一样危险: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