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与治疗腺样体亦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为咽淋巴环内环的组成部分。在正常生理情况下,6-7 岁时发育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在成人则基本消失。若腺样体增生肥大,并引起相应症状者,称腺样体肥大(AdenoidalHypertrophy,AH),为一种病理现象。本病多见于儿童,且常合并有慢性扁桃体炎,与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鼻窦炎密切相关。一、解剖腺样体组织为单一的、金字塔状的淋巴组织聚集物,其顶端指向鼻中隔,基底部位于鼻咽顶部和后壁的水平。腺样体是人类重要的免疫防御器官,腺样体可有生理性肥大,自婴幼儿期起逐渐增大,4-6 岁增至最大,在 6〜8 岁保持相对稳定,8 岁后开始逐渐萎缩,至 12 岁以后绝大多数儿童腺样体可完全萎缩。腺样体是 Waldeyer淋巴环的一部分,腺样体具有类似于淋巴腺的特征,与扁桃体一起,是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的一部分,因此,它们在免疫诱导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们也是粘膜型和系统性适应性免疫中的效应器官。二、病因腺样体的免疫功能主要是在儿童时期突出,它占据了口腔鼻咽的大部分空间,在刚出生的几年,这一空间还没有完全发育起来。它在儿童时期逐渐发展,并在青少年时期逐渐增加。腺样体主要由B 淋巴细胞(50-60%)和丁淋巴细胞(40%)组成,其中约 3%为浆细胞。鼻咽部的炎症及其毗邻部位的炎症或腺样体自身的炎症反应反复刺激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由于腺样体的免疫功能和特定的位置,腺样体被认为是病毒和细菌的储蓄池。腺样体通过非特异性抗菌因子参与体内免疫反应,产生局部分泌性 IgAIgA 约占血清抗体的 15-20%,尤其是粘膜表面的分泌性 IgA(SIgA)在免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于那些似乎很容易反复感染的患者,sIgA 可能会降低。这种减少可能导致对病毒、细菌和其他抗原的免疫力下降,并增加发生上呼吸道感染(URTI)的机会,如渗出性中耳炎、慢性鼻-鼻窦炎。除感染外,上呼吸道过敏性炎症已被大多数研究确认为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危险因素。虽然过敏症与腺样体疾病之间的关系尚不完全清楚,但过敏性疾病引起的炎症状态也会影响腺样体组织,从而构成变应性腺样体炎的特征,即腺样体组织显示大量 IgE 阳性肥大细胞的情况。同时,呼吸气流中的过敏原可作用于鼻黏膜、腺样体和扁桃体,引起鼻腔炎症、慢性鼻窦炎、腺样体和扁桃体炎症以及肥大。此外,它们为细菌的定植提供了适当的环境条件,从而导致过敏反应和感染。随着感染和过敏反应的刺激,鼻黏膜水肿、增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