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相关的图表题归类解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且常以表格、图像或曲线模型等形式考查物质运输方式的判定。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获取并应用试题所给予的相关信息,下面试举例说明之。 一、数据表格类 例 1 (2013 浙江卷)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 K+和 Na+浓度见下表。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 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解析:根据表格,神经细胞外 Na+浓度较高,细胞内 K+浓度较高,K+和 Na+经过离子通道排出细胞属于被动运输,A 项、C 项错误;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运输方向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B 项错误;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运输方向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D项正确。 答案:D 变式 1 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 K+和 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确切的是( ) A.鱼滕酮对K+和Mg2+的载体生理功能均有抑制作用 B.乌本苷抑制K+载体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载体的生理功能 C.鱼滕酮抑制ATP 的合成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 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解析:由表格看出,用鱼滕酮处理后,细胞对K+和Mg2+的都受到影响;用乌本苷处理后,只有细胞对K+的吸收受到影响、而细胞对Mg2+的吸收不会受到影响。考虑到细胞对K+和Mg2+的吸收都属于主动运输,ATP 的供应和载体都会影响这个过程。若ATP 的供应受影响,则两种离子的吸收都受到影响,故可判断鱼滕酮通过影响ATP 供应来影响吸收,而乌本苷则通过影响K+的载体来影响对K+的吸收。 答案:A 【技巧点拨】 (1)以自由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H2O、CO2 、O2等小分子;甘油、乙二醇等脂溶性物质。 (2) 以主动运输方式运输的物质:①分子量相对较大的小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 ②带电粒子,如 Na+、K+、Ca2+等;③逆浓度运输的物质都是主动运输。 (3)以协助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Na+、K+、H2O 等在通道蛋白协助下的扩散。 二、图像信息类 例2 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O2和CO2以图中a 方式通过细胞膜 B.被动运输过程有时也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C.图中c 可表示葡萄糖进入口腔上皮细胞的过程 D.图中①②④都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