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音乐疗法的起源 1、远古 中国音乐疗法的历史,可以从遥远的古代回溯到近代,从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的研究发现一些图案中已有音乐舞蹈行为,并可以意会到其中的保健治疗意义。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等。《吕氏春秋·古乐篇》云:“昔陶唐之时……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原始歌舞实际就是一种音乐运动疗法,对舒解郁气、畅达筋脉、调理心身确有好处,而且容易普及施行。 2、春秋战国时代 随着中华古代文明的全面发展,中国音乐保健治疗意识和方法也得到完善和发展,这以《乐记》音乐理论和《内经》的五音学说为集中代表,形成 早 期 的中医音乐疗法的思 想 体 系 。 2. 1 《乐记》 《乐记》是我 国最 早 、影 响 最 大 的音乐理论专 著 ,为《礼 记》的一个 篇章 ,是儒 家重 要 典 籍 之一。相 传 为孔 子 再 传 弟 子 公 孙 尼 子 所 作。汉 成 帝 时,刘 向 校 《礼记》辑 得二 十 三 篇,以十 一篇编 入 《乐记》,这十 一篇包 括 :乐本 、乐论、乐礼 、乐施、乐言 、乐象 、乐情 、乐化、魏 文侯 篇、宾 牟 贾 篇、师 乙 篇等。《乐记》对音乐理论进 行系 统 的整 理,把 五音( 角 、徵 、宫 、商 、羽 ) 的理论确定 下 来 ,探讨 音乐的原本 ; 音乐的产 生 与 欣 赏 ; 音乐对社 会与 个 人 作用 ,重 视 乐和礼 的关 系 。《乐记》云:“乐者 乐也,琴 瑟乐心; 感 物后 动,审 乐修 德 ; 乐以治心,血 气以平 。”,从中可透 视 出音乐与 心身调理的关 系 。 2. 1 《黄 帝 内经》 先 秦 时代的《黄 帝 内经》认 为音乐与 宇 宙 天 地 和人 体 气机 密 切 相 通 的,把 五音引 入 医学领 域 ,不但 与 人 体 内脏 、情 志 、人 格 相 密 切 联 系 ,而且可以用 来 表征天 地 时空 的变 化。 《灵 枢 ·五音五味 篇》有专 章 命 题 论述 ,把 五音所 属 的人 ,从性 质 和部 位 上 ,分 别 说明它 和脏 腑 阴 阳 经脉的密 切 关 系 ,并指 出在 调治方面所 应 取 的经脉。同 时又 列 举 五谷 、五畜 、五果 和五味 ,配 合 五色 、五时对于 调和五脏 及经脉之气各 有重 要 作用 。 《素 问 ·阴 阳 应 象 大 论》、《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