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中的道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第六册第六单元主题三“购物的学问”中的第三课时《买卖中的道德》(书本 82 页一一 83 页)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前提下,分别采用讨论、讲故事、等形式,懂得怎样才是诚信的商家、怎样才是受欢迎的顾客。2、知识与技能:在讨论的过程中提高道德认识水平,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诚信”的普遍意义。3、情感与态度:懂得买与卖中要遵守道德规范,进而受到诚信做人的教育,初步形成法制观念。4、行为与习惯:在实际生活中购物时能做个受欢迎的顾客,养成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1、如何理解诚信的普遍意义。2、懂得买与卖的行为都应当遵守道德。教具准备:1、利用电视、新闻等事件的相关文字和图片制作的多媒体课件。2、指导学生到附近的购物场所调查、采访,收集商家缺失诚信的事例及顾客在商场“不受欢迎”的行为。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直入主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周围的商品越来越丰富。商家呢,为了打开市场,就拼命宣传推销自己的商品,而我们消费者,只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于是,在买与卖的过程中,就涉及到一些道德规范需要双方来共同遵守,需要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买卖中的道德》。(齐读题目)2、板书“道德”二字。{设计意图:老师开门见山点题,使学生初步理解本堂课需要讨论的问题,为下面的主题活动作了前期必要的铺垫。}(2 分钟)二、联系实际,领略道德的作用,进入本堂课第一个环节《新闻观察室》1、师:上周周末,老师要求同学们收集了关于卖家道德缺失的一些报告。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的资料,小组讨论交流,进入我们的“新闻观察室”环节。(学生自主交流)(2 分钟)2.、师:在小记者播报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报道给你的感受?交流后请各组选出小播音员开始播报。(4 位同学分别上台播报)4 分钟)3、同学们分享感受(2 分钟)(设计意图:让学生探究对生活中五花八门的商家不道德报道,懂得“诚信”是经商的第一要素,也是做人的基本。)三、讲述正面事例,引导学生明理。进入本堂课第二个环节《诚信小故事》、“消费维权知识竞赛”。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讲的都是商家在经营过程中不遵守道德,缺乏诚信的事例。但并非所有的商家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