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增长与人口分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上海社会科学院 左学金 周海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环境的污染也非常严重,很多地方生态恶化,酸雨、水污染、土壤流失、荒漠化、大气污染等等已经对我国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对环境的破坏伴随着人口的大规模增长,我国长期以来又一直执行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因此,许多人把人口增长看作是我国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似乎只要人口增长控制住了,生态环境就会自然变好。实际上,我国总人口已经进入低速增长时期,但是对环境的破坏却还在加剧。究竟如何解决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图通过人口迁移政策的调整,实现人口的合理再分布,以此减缓生态脆弱区的人口压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美国环境学家 Paul Enrich(1996)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人口增长及消费水平对环境的影响: I=PAT, 公式中I为环境影响程度(Impact),P为人口(Population),A为富裕程度(Affluence),可以用人均消费水平或生活水平描述,T为技术水平(Technology)。 这个式子说明,某一区域内的总的环境状况是与人口数量和人均消费水平成正比例的,人口数量越多,对环境的影响也越大;人均消费水平越高,同样也会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我们还应看到,是 P和 A的乘积,而不是单纯 P或A对环境有决定性的影响,比如在技术水平一样的情况下,如果两个国家的人口一样多,但一国的人均资源消费水平是另一国的 5倍,那么这个国家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另一国的 5倍,远远大于另一个国家。 通常 A和 T两个因子很难单独计算,一般用人均能源消费作为其积。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在 AT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人口增加,则 I也一定会有所增加,但具体到全球不同的国家,AT的差别是很大的,富国的 AT值要远大于穷国,有人计算出富国每个人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是穷国的 7.5倍,美国人口虽然只有中国的 1/5多一点,但对世界环境的影响却比中国大得多。美国占世界人口的 5%,但它消费的化石燃料占全世界年消费量的25%;它每年消费的纸张占全世界的消费量的 33%,天然气占27%,铝占 24% 。 在上述公式中,技术的作用比较复杂,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进步是一柄双刃剑,它可以提高人们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资源的利用量或者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