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地质历史上的成煤期共有14 个,其中有4 个最主要的成煤期,即广泛分布在华北一带的晚炭纪——早二叠纪,广泛分布在南方各省的晚二叠纪,分布在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和西北地区的早中侏罗纪以及分布在东北地区、内蒙东部的晚侏罗纪—早白 垩纪等四个时期。它们所赋存的煤炭资源量分别占中国煤炭资源总量的26%、5%、60%和 7%,合计占总资源量的98%。 上述四个最主要的成煤期中,晚二叠纪主要在中国南方形成了有工业价值的煤炭资源,其他三个成煤期分别在中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形成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面广,除上海市外,全国30 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数量的煤炭资源。 在全国2100 多个县中,1200 多个有预测储量,已有煤矿进行开采的县就有1100 多个,占 60%左右。从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看,华北地区最多,占全国保有储量 的49.25%,其次为西北地区,占全国的30.39%,依次为西南 地区,占 8.64%,华东地区,占 5.7%,中南地区,占 3.06%, 东北地区,占 2.97%。按省、市、自治区计算,山西、内蒙、陕西、新疆、贵州和宁夏 6 省区最多,这 6 省的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81.6%。 储量丰富,分布面广,品种齐全。据中国第二次煤田预测资料,埋深在1000m 以浅的煤炭总资源量为 2.6 万亿 t。其中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 2.45 万亿 t,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以南的广大地区仅占 6%左右。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四省区占全国资源总量的81.3%,东北三省占 1.6%,华东七省占 2.8%,江南九省占 1.6%。 中国煤炭资源的种类较多,在现有探明储量中,烟煤占 75%、无烟煤占 12%、褐煤占 13%。其中,原料煤占 27%,动力煤占 73%。动力煤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分别占全国的46%和 38%,炼焦煤主要集中在华北,无烟煤主要集中在山西和贵州两省。 中国煤炭质量,总的来看较好。已探明的储量中,灰分小于 10%的特低灰煤占 20%以上;硫分小于 1%的低硫煤约占 65%-70%;硫分1%-2%的约占 15%-20%。高硫煤主要集中在西南、中南地区。华东和华北地区上部煤层多低硫煤,下部多高硫煤。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1949 年仅产煤炭3243 万 t,1950 年 4292 万 t;1960 年达到 3.97 亿 t,1970 年3.54 亿 t,1980 年 6.20 亿 t,1990 年突破 10 亿 t,1995 年达到 13.61亿 t,1996 年增加到 1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