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重点复习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重点复习_第1页
1/18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重点复习_第2页
2/18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重点复习_第3页
3/18
中国现代文学史 名词解释 1、文明戏:将时代政治热情与外来的审美要素注入京剧,对程式讲究的戏曲进行改良;在话剧当中渗透戏曲因素的表演,统称为“文明戏”。主要特点是:“幕表制”;革命政治色彩浓烈;常采用剧外戏。 2、五四文学革命:大致可以以十年为期划分为三个明显的阶段—— 1 9 1 7 ——1 9 2 7 年“2 0 年代文学/五四时期的文学” 1 9 2 8 ——1 9 3 7 年“3 0 年代文学” 左翼文学革命、人文主义文学并存 1 9 3 7 ——1 9 4 9 年“4 0 年代文学 ”由于战争的影响,文学分为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三大块,文学呈现出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面貌 3、文学研究会:1 9 2 1 年1 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等 1 2人。他们以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作为代用会刊,发表《文学研究会宣言》,认为“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因此很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或现实主义的一派。 它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倡导“写实主义”文学精神,强调文学关切社会和人生的必要,并在创作上体现出关注人生和社会的文学立场。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 4、创造社:1 9 2 1 年7 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早的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等留学日本学生。先后创办了《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十余种刊物。他们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同时又注重表现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 该社团成员的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显示出与文学研究会迥然不同的创作风貌。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1 9 2 5 年为界分为前后期,随着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后期创造社转向提倡革命文学,推动了 3 0 年代左翼文学的兴起。 5、问题小说:产生于 1 9 1 8 —1 9 2 0 年间。“问题小说”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写实派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碰撞的产物,也是五四启蒙精神和作家的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它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精神心理的需求。主题、题材比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重点复习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