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科学院学术研讨会总结报告

中国科学院学术研讨会总结报告_第1页
1/11
中国科学院学术研讨会总结报告_第2页
2/11
中国科学院学术研讨会总结报告_第3页
3/11
中国科学院学术研讨会总结报告 2007 年10 月17 日,“第一届国际临床病毒学学术研讨会”如期在武汉病毒所召开,现将会议的整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会议背景介绍 病毒学是一个充满活力快速发展的领域,在最近几十年已从边缘学科发展成为临床检验实践中的主流学科。自从 Enders 和他的同事们发明用组织和细胞培养法增殖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服务于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以来,临床病毒学检验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而更多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中。这些技术包括进行抗原和抗体测定的酶联免疫测定法,快速鉴定纯培养物的单克隆抗体,医学临床标本的免疫荧光直接检测法、Shell v ial 离心快速培养法以及核酸快速扩增技术。 中国的临床病毒学研究始于 20 世纪70 年代。曾 是耶 鲁 大 学教 授 和这一领域先 驱 的熊 菊 贞 女 士 (Gu eh-Djen (Edith) Hsiu ng) ,于 1982 和 1984 年在武汉组织了两 次 临床病毒学国际讲 习 班 ,极 大 地促 进了 临床病毒学在中国的发展。我 们感 到现在正 是中国举 行国际临床病毒学学术研讨会的一个良 好 时 机 ,可 以进一步促 进中国临床病毒学诊断及其 研究的发展。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WIV) 与 美国华 人 临床微 生 物协 会(CAACM) 经 过 一年多的努 力,决 定在武汉共 同举 办ICVS 2007: 第一届国际临床病毒学学术研讨会。 二 、会议的具 体情况 ( 一) 会议的主题 会议旨 在促 进我 国临床病毒学的诊断与 研究,及时 了 解 临床病毒学领域最新学术研究动 态 。通 过 召开本次 研讨会,将国内 外 知 名 的临床病毒专 家 和基 础 病毒学研究专 家 聚 集 在一起 ,共 同探 讨流行病学、病毒诊断技术等 相 关 领域的热 门 话题 ,以加 强 彼 此 之 间 的交 流、合 作 和联系 。 ( 二 ) 会议整体规 模 “第一届国际临床病毒学学术研讨会”于 2007 年10 月17 日在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正 式 拉 开帷 幕 。大 会设 名 誉 主席 两 名 ,由 复 旦 大 学闻 玉 梅 院士 和武汉大 学田 波 院士 共 同担 任 ,武汉病毒所所长 胡 志 红 研究员 和美 国范 德 堡 大 学汤 一苇博 士 分 别 担 任 会议执 行主席 。本次 会议为期三 天 ,共 有 16 位 专 家 受 邀 做 大 会报 1告,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中国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科学院学术研讨会总结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