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_第1页
1/13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_第2页
2/13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_第3页
3/13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最佳建筑奖提名] 提名人:史建 提名理由:与那些沉浸于超速营造中的中国主流建筑师不同,身居学院要职的王澍远离现实的喧嚣,一意于他的理想城市、建筑的营造。园林城市和园林建筑的营造一直是王澍梦寐以求的,而象山校区正好实现和满足了他多年来的夙愿。这是一个人的、人文理想主义的校园规划和校园营造,两期营造环绕了象山,呈散点状分布山野间,随意而自然,没有刻意设计的建筑形象,也没有着意营造的中心校区,校区是铺展于象山脚下的园林城市。在象山校区,王澍有计划地大量使用了当地废弃的旧瓦,这不仅使建筑陡增了历史感,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态度:这些旧瓦大部分是 1970年代江南初步富裕时期大量建造的产物,而今在再度翻造运动中惨遭遗弃,旧瓦的回收再利用既是追忆正在逝去的建造传统,也是应对剧变现实的批判性策略。更为重要的是,象山校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隐含着再造东方建筑学的宏愿,也着意于建构园林城市、建筑的范本。 提名人:王明贤 提名理由:中国最大规模的建筑实验场,其营建方式体现了中国建筑"循环建造"的特点。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规划与设计在当代建筑美学叙事中重新发现中国传统的空间概念,并诠释出园林和书院的精神;来自浙江省拆房现场的旧建筑材料砖头、瓦片、石头的使用,体现了中国建筑"循环建造"的特点,又是对当下城市大规模拆迁改造的回应。 设计单位:业余建筑工作室/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营造研究中心 项目地点:杭州,转塘镇,象山,中国 用地面积:约 400亩 建筑面积:约 150000平方米 设计范围:总体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 设计时间:2001.4-2002.9;2004.6-2006.6 施工时间:2003.6-2007.10;2005.6-2007.9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局部钢结构,砖砌填充墙 主要材料:竹模板混凝土,回收旧砖瓦,本地杉木,竹,钢 建筑师:王澍/陆文宇 建筑师简介: 王澍,1963年生,1997年,他在杭州创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2000年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博士。现任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作品简介: 这片校园是国立中国美术学院为它的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实验加工中心、基础教学部建造的新校园,500多教师和 5000多本科与研究生在这里教学、学习与生活。 2000年,学院没有选择进入中国时下流行的政府组建的大学院区,而是选址在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尽管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