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 一、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 目的性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出发,旨在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指标体系为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和进行相关决策服务,为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从领导、战略、应用、效益、人力资源、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引导中国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 2、 简约性 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为此,所选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要强。 3、 可操作性 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与企业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4、 可延续性 所设计的指标体系不仅可在时间上延续,而且可以在内容上拓展。 二、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适用于企业信息化状况的客观描述,主要用于社会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企业自测时,可有助于了解自身信息化基本状况,进行初步的横向行为对比分析;基本指标不独立用于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全面评价和认证。得分不向社会公示。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数据构成 1 战略地位 信息化重 视 度(分) 反映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信息化战略落实情况 企业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的地位;首席信息官(CIO)职位的级别设置;信息化规划和预算的制定情况 2 基础建设 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反映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 软件、硬件、网络、信息化人力资源、通讯设备等投入 3 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 反映信息化基础设施状况 大、中、小型机;服务器;工作站;PC机 4 网 络 性 能 水 平(分) 反映信息化基础设施状况 企业网络的出口带宽 5 计算机联 网 率(%) 反映信息化协同应用的条件 接入企业内部网的计算机的比例 6 应用状况 信息采集的信息化手 段 覆 盖 率(%) 反映企业有效获取外部信息的能力 采集政策法规、市场、销售、技术、管理、人力资源信息时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状况 7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分) 反映企业在网络应用基础上办公自动化状况 是否实现了日程安排、发文管理、会议管理、信息发布、业务讨论、电子邮件、信息流程的跟踪与监控等 8 决策信息化水平(分) 信息技术对重大决策的支持水平 是否有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方案优选系统、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 9 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 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的深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