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统 民 间 泥 塑 ( 二 ) 活 化 石 ——淮 阳 “泥 泥 狗”( 多图) 文化遗产 2008-08-01 00:49 阅读31 评论2 字号: 大 中 小 传统民间泥塑(二)活化石——淮阳“泥泥狗” 霍建瀛 无论过去和现在,中国人在谈论泥塑的历史时,都会联想到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女娲造人”。这是一种关于人类自己起源的说法,传说中的女娲是一位制造了人类的女神。她用泥土捏出了人的形体,用神的功力赋予了泥人生命,大地上的万物之中从此有了人类,并一直生存、繁衍下来。 有关女娲造人的传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史料中就已经出现了,女娲造人是神话故事,但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女娲,却是一个被神化了的真实人物。她是早期人类历史上,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一位首领。在有关女娲的传说中,除了造人之外还有她与洪水、大火等各种自然灾害斗争的记载。 在有关女娲的各种传说中,人们发现几乎总会有个叫伏羲的人同时出现,有的说她与女娲是兄妹,有的说是夫妻,有的传说则认为“抟土造人”是这二人共同的杰作。因此,伏羲也被列为传说中人类的始祖之一。伏羲实际上也是远古时代的一位领袖人物,他活动的地域主要在中原地区,并曾在河南的淮阳建都称王,伏羲与女娲在这里共同治理天下。伏羲死后,就葬在了淮阳的太昊陵,此陵至今犹存。太昊陵在历史上,历来是各朝各代都尊崇的谒祖朝圣重地,自公元前三世纪的秦汉以来,官方的大规模祭祀活动达5 0 余次。而当地民众对人祖伏羲女娲,更是一直奉若神明,常年祭奉,香火不断。在淮阳每年从3 月初到4 月初的春回大地之际,都要举行大规模的纪念活动。活动的场所就在太昊陵周边,因为传说这里就是当年伏羲、女娲为不同部族青年男女择偶成婚提供的聚集相会之地,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对对青年男女在此相识成婚,这种媒介活动在当时称之为“二月会”。后世人为纪念伏羲、女娲繁衍人类,肇始华夏文明的功德,每年都要在此时、此地举行各种各样的祭祀、纪念活动。“二月会”,也逐渐演变成包括娱乐、商贸等多种活动的庙会。 淮阳庙会,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庙会。庙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种十分独特的传统民间工艺品——“泥泥狗”。受女娲抟土造人的影响,淮阳地区自古以来,泥塑工艺就十分流行,世代相传,且严格遵照祖传制法。老艺人们说,这些模式都是始祖留下来的,不能更改。因此,直到今天我们仍能从这些作品中看到它古朴的原始风貌;怪异的造型,强烈的色彩,神秘的图案装饰,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