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估算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估算教学的困惑与对策_第1页
1/6
估算教学的困惑与对策_第2页
2/6
估算教学的困惑与对策_第3页
3/6
估算教学的困惑 刘阳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加强估算教学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因为估算教学本身的特殊性,其在解决问题策略上的多样性和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所以估算教学成为我一名新教师的重点困惑。 困惑一:教师对估算重视不够,引导不足。 一直以来我们老师比较重视的都是精确算,教材也是这样编排的。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是不重视让学生来感悟估算的意义,体验估算的价值,只是按照教材的程序让学生蜻蜓点水式地讨论一下估算的方法和结果,从而使估算成了“鸡肋”,教之无味,弃之不能。这样的估算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困惑二:学生对估算意识淡薄,能力不强。 对于估算教学,教材都是围绕具体问题的解决开展计算活动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首先要弄清楚是估算还是精确算。大多数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规律:凡在问题中有“估一估、大约”等词语的就是估算。但是有些教材的教学内容,虽然有“大约”等词,但是却不用估算。让学生感到迷惑,老师在教学中也感到很为难。 困惑三:教材对估算体现不够,评价不足。 从以前的浙教版到现在的人教版,教材明显增加了估算的内容,比之前也有了一定的系统性,但是,我觉得总体的编排也不是很有效,安排不够合理渗透,这样因为有了计算而安排一节估算课,对估算教学是不够重视,教材安排上有些程式化,缺 少合理性。另 外,缺 少对学生估算教学和估算能力的评价,平时的练习中,测试中,很少出到关于估算的内容,这样就更加不能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对于估算教学中存在的几个误区,我做了以下思考: 误区一:“估算的评价标准单一”的思考 单纯的计算题,基本上遵循“四舍五入”法。把估算答案统一化和把估算理解为随意算都是两个极端。很多时候,我们说道估算,就 自然而然地想到“四舍五入”法。确实,我们更多的对于估算的解释,还是需要这个方法的。如在计算58×34这一道题目的时候,计算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 (1)58看作 60,34看作 30,积 1800 (2)58看作 60,34看作 35,积 2100 (3)58看作 60,34不变,积 2040 (4)58不变,34看作 30,积 1740 由此可见,估算的方法具有多样性,在多元化的评价和标准答案之间产生矛盾时,教师可以不追求统一答案,合理即可,而不是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 误区二:先精算再估算的思考 很多学生在做估算的题目时,会先把准确值算出来,再利用准确值来估算。这个事实表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估算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