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说明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课程标准修订组从 2 0 0 7 年 4 月开始启动至 2 0 1 0 年 8 月完成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工作。在此期间,修订组多次组织了由部分或全体成员参加的各种座谈会和规模不等的调查研究,广泛搜集了报刊杂志、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网站等各类媒体上的大量有关信息,并召开了1 0 次由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参加的工作会议,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有关文件,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分析,高度负责、字斟句酌地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和文字进行修改和补充,2 0 0 8 年 5 月已基本完成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工作。根据教育部的要求,2 0 1 0 年 1 月部分成员对 0 8 修订稿再次作了文字上的润色和一些内容的修改,2 0 1 0 年 8 月底全体成员又一次对《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认真修改,并最终形成此送审稿。 一、《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的原则 根据对多方面的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确定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修订原则如下: 1 .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是得到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热烈拥护的(见《十年回顾报告》)。因此,《课程标准(实验稿)》在修订时必须继续坚持《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指导思想、课程理念和框架结构等。当然,由于少数教师对一些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概念,可能在理解上会发生偏差或认识不到位,在修订时需要进一步明晰有关论述,努力帮助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新课程。 2 .坚持《课程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 由于《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较大差异,《课程标准》不是过去教学大纲的延续或翻版,而是具有引领性和方向性的指导性文件。这既完全符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管理”的精神,也符合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和城乡差异很大的实际情况,同时也顺应了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大趋势。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用“大一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标准,不能解决各地、各校复杂的实际问题。虽然一些教师还习惯于过去那种按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模式进行教学的方式,但经过几年的实验,大多数体育教师已经能够较好地根据《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和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创编教学方法,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