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全文及翻译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详细罗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标准,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根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导而编成的生活标准。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当心慎重,要讲信誉。和群众相处时要对等博爱,并且接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假如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神,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敬爱本人孝何难亲憎本人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读:父母召唤,应及时答复,不要慢悠悠的很久才应对,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即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托偷懒。父母教诲本人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本人们好,应该恭敬的倾听。做错了事,父母指摘教诫时,应当虚心承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侍奉父母要用心体恤,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冰冷时会为父亲暖和被窝,真实值得本人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通知父母,向父母报安全,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通知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常起居作息,要坚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恣意改动,以免父母忧虑。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假如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而让父母担忧,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能够私自珍藏占为己有。假如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晓得了一定很伤心。父母亲所爱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