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问答题 1 、试述小儿年龄分期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动态过程。根据此期不同年龄阶段按儿童解剖、生理和心理的不同特点,可划分为以下若干期: ⑴ 胎儿期:指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在母体子宫内孕育约 280 天。胎儿的周龄即为胎龄。 ⑵ 新生儿期:指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满 28 天内的时期。国内将胎龄满 28 周至出生后 28 天定义为围生期。 ⑶ 婴儿期:指出生后至满 1 周岁内的时期。 ⑷ 幼儿期:指 1 周岁至满 3 周岁内的时期。 ⑸ 学龄前期:指 3 周岁至 6~7 岁入小学前的时期。 ⑹ 学龄期:指从入小学 6~7 岁起至青春期前的时期。 ⑺ 青春期: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从 10 岁~20 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两年左右。青春期的进入和结束年龄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约可相差 2~4 岁。 2、试述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⑴ 生长发育是一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生长发育在整个儿童时期不断进行,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同。 ⑵ 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 2 年发育较快;淋巴系统在儿童期迅速生长,于青春期前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其它系统如心、肝、肾、肌肉的发育基本与体格生长相平行。 ⑶ 生长发育遵循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规律。 ⑷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儿童生长发育虽按一定总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受遗传、环境的影响,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⑴ 遗传因素:小儿的身高等特征及某些遗传性疾病均受父母遗传的影响;种族、家族的遗传信息影响小儿皮肤、头发的颜色、面形特征、身材高矮、性成熟的迟早、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对传染病的易感性等。性别也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⑵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 4 个方面:①营养: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宫内胎儿生长发育,需充足的营养素供给;②疾病;③母亲情况;④生活环境。 遗传潜力决定了生长发育水平,同时,这种潜力从受精卵开始就受到一系列环境因素的作用和调节,表现出个人的生长发育模式。生长发育水平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体格生长发育常用的指标正常值: ⑴ 体重:平均出生体重男婴 3.3±0.4k g 女婴 3.2±0.4k g 可选公式:<6 月龄婴儿体重:出生时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