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一、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保持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温度 20度左右,湿度 60%左右)。患儿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的活动及游戏,以防咳嗽加重。卧床时须经常更换体位,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出。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以防交叉感染(抢救患者除外) 3、入院时做入院宣教,修剪指甲,必要时更换衣裤 4、入院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及体重(7 岁以下患儿可以免测脉搏、呼吸、血压,病情需要或特殊情况者例外) 5、基于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营养素均衡摄入。特殊疾病患者饮食遵医嘱执行。鼓励患儿多饮水,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鼓励患儿进食,但应少量多餐,以免因咳嗽引起呕吐 6、儿科科室普通患者陪护一人,危重患儿可陪护2人。 7、,每日进行晨间护理及分级护理。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每日记录大便次数 1次,每周测体重 1次,血压一次(7岁以上),并记录于体温单上 8、根据患儿年龄及病情正确调整输液速度,有特殊疾病或使用特殊药物,如心衰、休克、脱水,使用多巴胺、西地兰等,遵医嘱执行相应的输液速度 9 、做好患儿的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 1 0 、健康教育(1 )增强体质,预防感冒;流行病期间避免到公共场合;有出院带药者,讲解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2 )根据不同病种做好相应的出院指导 1 1 、出院后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二、小儿喂养及辅食添加护理常规 合理喂养是小儿从外界摄取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基本保证,其喂养方法有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 (一)母乳喂养 1、早开奶,按需哺乳。新生儿生后半小时即可开始哺乳,婴儿 2 个月前,提倡按需哺乳,以后可以采取按时喂养,一般 2~3 小时喂一次 2、哺乳前母亲清洗双手及乳头,一般采取坐位,抱起婴儿哺喂,哺喂时心情愉快,全身放松,专心哺喂 3、哺乳时两侧乳房先后交替进行,尽量让婴儿吸空一侧再换另一侧,每次哺乳时间约 15~30 分钟。 4、哺乳后将婴儿直立抱起,头部靠在母亲肩头,用手轻拍其背部数分钟,排除吞入的空气,然后置婴儿于右侧卧位,头颈稍抬高,防止溢乳,半小时后可翻身 5、注意事项 (1)尽量不要躺着喂奶以免婴儿呛咳窒息,也勿让婴儿含着奶头入睡 (2)乳母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饮食应营养丰富、膳食平衡,少食辛辣有刺激性食物,多喝汤、水,保证母乳乳量充足。 (3)有以下疾病者不宜哺乳;结核活动期,急慢性传染病,甲亢,重症心、肝、肾脏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