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重点评估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以明确护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及家属的卫生指导和出院指导,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并做好护理记录。 2、病室环境宜空气新鲜,光线充足;病室每日开窗通风2 次,每次15~30 分钟;室温以18~22℃为宜,相对温度以55%~65%为宜;按感染和非感染病种分配床位,避免院内感染。 3、作好入院指导,及时通知医师查看患者;留熟悉病情的家属,供医师询问病史。 4、按医嘱给予相应饮食,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患儿家属所送食物,由责任护士检查后根据病情食用。 5、新患者入院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 次,连续3日无异常者,改为每日测2 次;小于3 岁测肛温,免测脉搏及呼吸;高温39℃以上者,每4 小时测体温1 次,并按高温护理常规;体温不升者,应保暖。 6、急性期卧床休息,注意更换体位;每周测体重1 次并记录。 7、入院测血压(<7 岁免测),以后每周测1 次,并记录。 8、准确执行医嘱,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服用磺胺药者多喂水。 9、注意患儿安全,随时固定好床栏,以免坠床。 10、入院后三日内收集大水便标本作常规检查。 11、 保持大便通畅,三日无大小便者,按医嘱给予泻药,并记录。 12、新入院患儿做好卫生处臵,更衣。保持患儿皮肤、口腔、被褥、衣服整洁,定期淋浴,修剪指甲。唇鼻干裂者,涂以油剂,危重抢救患儿翻身卡,防止压疮及并发症。婴幼儿经常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预防臀红。 13、备好抢救设备及药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小儿肺炎护理常规 按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病史。 2、评估咳嗽性质及痰液的性状,观察有无败血病、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神经症状,如皮肤、黏膜出血点、巩膜黄染、神志模糊、烦燥、呼吸困难、嗜睡、谵妄、昏迷等。 3、了解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X 线检查、细菌学检查等结果。 4、评估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况。 【 护理措施】 1、急性期卧床休息,注意保暖,病室环境清洁、通风,室温22~24℃,湿度50%,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2、给予高营养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恢复期进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饮食。 3、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面色、神志、皮肤、黏膜颜色、四肢温度、尿量等,观察咳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