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米非司酮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逆转作用的初步探讨的开题报告一、讨论背景及意义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针对乳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然而随着化疗手段的不断进展,耐药性也成为制约其疗效的重要问题之一。米非司酮是一种激素类似物,具有雌激素拮抗作用。近年来的讨论显示,米非司酮具有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的作用,使其成为乳腺癌治疗领域的讨论热点之一。但是,目前对米非司酮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逆转作用的讨论还较为缺乏,因此有必要开展此方面的讨论,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选择。二、讨论目的本讨论旨在探讨米非司酮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逆转作用的机制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三、讨论内容及方法1.实验材料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米非司酮、顺铂。2.实验方法(1)构建细胞模型:采纳逐步递增法筛选乳腺癌细胞株 MCF-7/ADR的耐药系数并建立细胞耐药模型。(2)MTT 试验:采纳 MTT 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米非司酮对 MCF-7/ADR 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联合顺铂时的协同作用。(3)Western blot:采纳 Western blot 法检测米非司酮对 MCF-7/ADR 中 MDR1 和 Bcl-2 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四、预期结果通过 MTT 试验和 Western blot 检测,估计可以发现米非司酮对MCF-7/ADR 耐药性的逆转作用以及对 MDR1 和 Bcl-2 表达水平的影响。并且,估计联合米非司酮和顺铂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五、结论本讨论将对米非司酮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逆转作用的机制和效果进行初步探讨,为提高乳腺癌化疗的疗效提供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