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有乾坤,政务难穷——两年艰辛通过市政经验分享写在前面的话:两年磨一建,霜刃今出炉。在经历了一次失败之后,我终于在2013年把市政增项拿下来,心中长舒了一口气。根据习惯,通过一个考试,留下一篇帖子。既是对考试的总结、反思、回顾,也是对其他暂未通过考试的朋友们的启发,对大家论坛的回馈。我在这里,告诉大家我的故事,对您的备考或许可能有点帮助。考试这个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学习的方法、习惯、计划安排,都因人而异。正如小马过河一样,你觉得工程经济好容易,或许某些人觉得天书般困难。本人在此说的都是些我的个人体会,请大家谨慎参考。我把帖子分成四章,四章之间独立行文。如果嫌全文过长,您可以挑感兴趣的章节阅读;但我还是非常乐意大家能把这篇两万字长文从头到尾看完。概要如下:一、我的考试之路二、对考试的理解三、市政增项体会四、一些闲言碎语一、我的考试之路先简要介绍一下我的考证生涯。本人86年生,5岁上小学,10岁上初中,2006年本科毕业,2008年参加二级建造师考试(过了管理和实务,法规挂了,因为之后换了省份工作,两科成绩被放弃),2010年第一次参加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专业,经济65过关,挂三门),2011年9月一建考试(三门齐过),2011年10月造价师考试(过前三门,挂案例),2012年4月咨询师考试(五门全过),2012年9月市政增项考试(78分败北),2012年10月造价师案例考试(94分过关),2012年10月GCT联考(就是工程硕士,242分过关),2013年报名环评师考试(后放弃,未参考),2013年9月市政增项(106分过关),2013年10月招标师考试(四门全过)。本人毕业于沿海某个二流甚至三流高校,理论知识乏善可陈。当然,不怪老师,是我自己没学到。11年考一建时,我翻出原来《建筑施工》的教材,发现网络计划、井点降水这些我居然学过,还做过笔记……前几日搬家,翻出原来课本,一建造价咨询的许多知识,以前都是学过的,但我一点印象也没有。我说这些,意思是,基础不基础,无所谓。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一次偶然去江苏南京游玩,在东南大学我被成都一家施工单位相中,解决了头疼的就业问题。在那之前的20年里,有17年我都是一个烂仔。小学初中成绩平平惹事无数,差点连高中都考不上。我记得99年1月,我的数学考了29分,英语35,可怜总分是120呀!也不知道是被什么刺激了,新年之后我像疯了一样发愤图强,到6.17中考,我惊人地考出了606的高分(对比我以前分数而言;总分690),顺利考上了县里的高中。高中三年,算是我生命中前25年最辉煌的时代:学习成绩稳居前茅,交游广阔结识了十几位换命朋友,邂逅了一生的挚爱……直到高考发挥失常,比平时少考了六十多分,由此开始了四年浑浑噩噩的大学生活。在那四年里,我奋斗过抗争过激励过,可最后都输给了自己,输给了慵懒、堕落、放弃;再加上感情上的失利,到大三开始,我基本是等着毕业了。2006年7月5日清晨,在网吧玩了一夜游戏的我、余哥、叉哥三人,回到宿舍洗了把脸,吃完早饭就去礼堂参加毕业典礼。当天下午五点钟,我登上了开往成都的火车。其实去成都也是个操蛋的决定。06年春,我在广州找了一个月工作,花光身上所有钱之后灰溜溜回学校写论文。而另一根主线——我的初恋,我美丽的乡村英语教师,在我01年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下,她在06年初终于答应做我女朋友,我们开始了一段若有若无的感情。其实她那时并不喜欢我,可能只是些许感动,些许尝试,些许见步行步的想法。她是我同学,在01年7月2日,我对她一见钟情,开始了漫长的单恋。在整个06年的上半年,我和她连同学关系都不如,我既对这种关系失望万分,又对这份感情留恋无比。一种逃离的心态,让我潜移默化中去了成都。再加上我妹妹正在成都上学,刚好凑个伴。如果当时在家乡找个工作,或许以后能少点折腾。上班后,我很快适应了工地的环境。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见人发烟,没事和大家喝点小酒。每天检查工地上一些七零八落的小事,比如记土方车数、建渣堆放、砖发水、数主体层数、拌浆有没有加垫子,甚至拿小石子把商铺门口的花岗岩挨个敲了一遍看有没有空鼓。07年,集团把我抽调到开发公司,和另外两家合作开发一个40万平米的住宅小区,从征地拆迁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