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7学分)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 7学分》(有机化学上 4学分,有机化学下 3学分) (建议本课程放于二年级) 一、教学基本目标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它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合成、物理性质及有机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是化工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并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技能,为后继课程和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和研究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2学时) *有机化合物的含义和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共价键的性质:键长、键角、键能及其键的极性; 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均裂、异裂; 自由基反应和离子型反应的特点; *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概念;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学的现状和发展; *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 第二章烷烃(5学时) 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构造异构; 烷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 烷烃的结构:甲烷的结构,*碳原子的 SP3杂化,?键; *构象:乙烷、正丁烷的构象; *构象的表示方法:透视式、纽曼投影式; 烷烃的物理性质; 烷烃的化学性质: 取代反应:自由基卤代反应, *自由基取代反应历程,*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反应热、*活化能; 氧化反应:低级和高级烷烃的氧化,有机化学中氧化反应的含义; 异构化反应、裂化反应和裂解反应。 第三章烯烃(7学时) 烯烃的通式、同系列和构造异构; 烯烃的命名:系统命名、顺反和Z-E命名(次序规则); 烯烃的结构:乙烯的结构、*碳原子的SP2杂化、*键;分子轨道理论、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 *构型; 烯烃的主要来源和制法:石油裂解气的分离、*醇脱水、*卤代烷烃脱卤化氢、邻二卤化物脱卤素 烯烃的化学性质: 双键的加成反应:催化加氢;*亲电加成(X2、HX、H2SO4、HOX、H2O及硼氢化—氧化水解),亲电加成规则(马氏规则)及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含顺式、反式加成);*自由基加成——过氧化物效应及其反应历程; 烯烃的氧化:*臭氧化分解、环氧化; 聚合反应; -H的卤代、氧化。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红外光谱(5学时) (一)炔烃 炔烃的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