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试题(第一学期)A 卷 闭卷 一、填空:(22 分) 1 . 1 .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其中第一个“如”的意思是 ,第二个“如”的意思是 ;“俟”的意思是 。 2.2.“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其中“好”的读音是 ,意思是 ;“亟”的读音是 ,意思是 ;“知”的读音是 ,意思是 ;“岁不我与”的意思是 。 3.3.“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其中“诚其意”的意思是 ;“毋”的读音是 ,意思是 ;第一个“恶”的读音是 ,意思是 ;“谦”的读音是 ,意思是 。 4.4.〔孟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其中“语”的读音是 ,意思是 ;“为长者折枝”的意思是 。 5.5.“读、乐”的繁体字是 、 。 二、请给下列文段加上标点符号,然后译成现代汉语:(34 分) 1. 1. 子 曰 学 而 时 习 之 不 亦 说 乎 有 朋 自 远 方 来 不 亦 乐 乎 人 不 知 而 不 愠 不 亦 君 子 乎 (《论语·学而》) 译文: 2. 2. 虽 有 嘉 肴 弗 食 不 知 其 旨 也 虽 有 至 道 弗 学 不 知 其 善 也 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教 然 后 知 困 知 不 足 然 后 能 自 反 也 知 困 然 后 能 自 强 也 故 曰 教 学 相 长 也 兑 命 曰 学 学 半 其 此 之 谓 乎 (《礼记·学记》) 译文: 3. 3. 初 郑 武 公 娶 于 申 曰 武 姜 生 庄 公 及 共 叔 段 庄 公 寤 生 惊 姜 氏 故 名 曰 寤 生 遂 恶 之 爱 共 叔 段 欲 立 之 亟 请 於 武 公 公 弗 许 及 庄 公 即 位 为 之 请 制 公 曰 制 巖 邑 也 虢 叔 死 焉 佗 邑 唯 命 请 京 使 居 之 谓 之 京 城 大 叔 (《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 三、名词解释:(16 分) 1.通假字: 2.古今字: 3.破读字: 4.联绵字: 四、请穷尽式地分析下列文段中的语言要点(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破读字、词类活用现象、词序):(28 分) 昔者仲尼與於蜡賔,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言偃在側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