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岩石的爆破破碎机理 第七章 岩石的爆破破碎机理 概 论 爆破是目前采矿工程中和其他基础工程中应用最广泛最频繁的一种破碎岩石的有效手段。为了更有效的利用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达到一定的工程目的,研究炸药包爆炸作用下岩石的破碎机理是一项重要的科研课题。 炸药爆轰过程属于超动态动力学问题,从药包起爆到岩石破碎,只有几十微秒。 岩石的爆破机理研究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借助于高速摄影,模拟试验,数值分析对爆破过程中在岩石内发生的应力、应变、破裂、飞散等现象的观测基础上总结而成的。 (讲课时间 5 分钟) 第一节 岩石爆破破坏的几种假说 一、爆炸气体产物膨胀压力破坏理论 (讲课时间10分钟) 岩石主要由于装药空间内爆炸气体产物的压力作用而破坏。 炸药爆炸—气体产物(高温,高压)—在岩中产生应力场—引起应力场内质点的径向位移—径向压应力—切向拉应力—岩石产生径向裂纹;如果存在自由面,岩石位移的阻力在自由面方向上最小,岩石质点速度在自由面方向上最大,位移阻力各方向上的不等形成剪切应力导致岩石剪切破坏;爆炸气体剩余压力对岩块产生进一步的抛掷。 这种理论认为: 1、炸药的能量中动能仅为 5%~15%,大部分能量在爆炸气体产物中; 2、岩石发生破裂和破碎所需时间小于爆炸气体施载于岩石的时间。 二、冲击波引起应力波反射破坏理论 (讲课时间5分钟) 岩石的破坏主要是由自由面上应力波反射转变成的拉应力波造成的。 爆炸冲击波在自由面反射为拉伸波,岩石的抗拉强度低,岩石易受拉破坏。 这种理论主要依据: 1、岩体的破碎是由自由面开始而逐渐向爆心发展的; 2、冲击波的压力比气体膨胀压力大得多。 图 7-1 反射拉伸破坏 三、爆炸气体膨胀压力和冲击波所引起的应力波共同作用理论 (难点) (讲课时间 10 分钟) 爆破时岩石的破坏是爆炸气体和冲击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各自在岩石破坏过程的不同阶段起重要作用。 爆轰波衰减成应力波造成岩石“压碎”,压碎区以外造成径向裂隙。气体产生“气楔作用”使裂隙进一步延伸和张开,直到能量消耗完。尽管炸药的能量中动能仅为 5%~15%,但岩石开始的破裂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爆炸气体产物膨胀的准静态能量是破碎岩石的主要能源,炸药作功能力同它的爆热和爆容有关。冲击波作用重要性同岩石的特性有关。岩石波阻抗较高时,要求有较高的应力波峰值,此时冲击波的作用更为重要。岩石按波阻抗值分为三类: 1、岩石波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