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程度分级评价使用的几种主要分析方法为: 三、有毒作业分级 1、高毒物品 卫生部 2003年颁布了《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列入《高毒物品目录》的依据是:MAC或 PC-TWA<1mg/m3的有毒物质及被 IARC认定的人类致癌物,近十年列在职业中毒发病前十名的有毒物质。 《高毒物品目录》规定,高毒物品共有 54种:N-甲基苯胺、N-异丙基苯胺、氨、苯、苯胺、丙烯酰胺、丙烯腈、对硝基苯胺、对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二苯胺、二甲基苯胺、二硫化碳、二氯代乙炔、二硝基苯(全部异构体)、二硝基(甲)苯、二氧化(一)氮 、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 、氟化氢、氟及其化合物(不含氟化氢)、镉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汞、碳酰氯、黄磷、甲(基)肼、甲醛、焦炉逸散物、肼(联氨)、可溶性镍化物、磷化氢(膦)、硫化氢、硫酸二甲酯、氯化汞、氯化萘、氯甲基醚、氯(氯气)、氯乙烯(乙烯基氯)、锰化合物(锰尘、锰烟)、镍与难溶性镍化物、铍及其化合物、偏二甲基肼、铅(尘、烟)、氰化氢、氰化物、三硝基甲苯、砷化(三)氢(胂)、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石棉(总尘、纤维)、铊及其可溶化合物、(四)羰基镍、锑及其化合物、五氧化二钒烟尘、硝基苯 、一氧化碳(非高原)。 高毒物质的特点:①毒性大;②危害大;③易发生急慢性中毒及急性中毒或亚急性中毒;④易发生癌变;⑤易被利用于恐怖事件或战争。 2、有毒作业分级 有毒作业分级的依据包括化学物的危害程度、化学物的职业接触比值和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三个要素的权数。 1)化学物的危害程度级别的权重数(WD) 取值列于下表。 化学物的危害程度级别的权重数(WD)的取值 化学物的危害程度级别 权重数(WD) 轻度危害 1 中度危害 2 重度危害 4 极度危害 8 注1:化学物危害程度级别按GBZ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执行。 注2:《高毒物品目录》和《剧毒化学品目录》列入的化学物,其危害程度级别权重系数按8 计算。 注3:以上不同分级指标所得的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结果有差异时,以最严重的高等级计算。 注4:工作场所同时接触多个毒物时,毒物危害程度级别取最严重的一种毒物计算。 2)化学物的职业接触比值(B) 的权重数(WB)取值列于下表。 化学物的职业接触比值(B) 的权重数(WB)取值 职业接触比值(B) 权重数(WB) B≤1 0 B>1 B 3)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职业接触比值(B)的计算 化学物职业接触比值(B)可按式(1)-(3)计算: (1)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