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制度培训计划 时间:每半年进行一次。 记录:住院总医师提前2 天通知相关人员和负责会议记录,记录内容应真实、详细。 危急值培训内容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 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本管理制度所指的检查、检验科室包括医学实验诊断中心、心电图室、医学影像中心、超声科、病理科等。 2.医院、科室建立危急检验项目表与制定危急界限值(见附件),并对危急界限值项目表进行定期总结分析,修改、删除或增 加 某 些 检验项目,提出危急值报 告 的持 续 改进的具 体 措施,以 适 合 于我 院病人实际 需要。 3.相关检验、检查科室建立处理、复 核 确 认 和报 告 危急值的程 序 ,做 好 详细记录,同 时为 临床诊断提供 预警 提示 。 4.临床科室医护 人员对接 听 的口 头 或电话 通知的“危急值”或其他 重要的检验(包括医技 科室其 他 检查)结果,接 听 者必 须 规 范 、完整 地 记录检验结果和报 告 者姓 名 与电话 ,确 认 后方 可提供 医师使 用 。 5.临床医生接 到危急界限值的报 告 后应及时识 别 ,若 与临床症 状不符,应关注标本的留取情况,如有需要,即应重新留取标本进行复查,若与临床症状相符,应有处理结果,并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科室负责人和医务处。 6.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重点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 7.危急值报告是医疗纠纷、事故处理中举证的重要依据,必须无条件遵守此规定。对不执行、不遵守《危急值管理制度》引起的纠纷和差错事故,按医院相关规定加重处罚。 8.原则上,按年度对危急值标准进行讨论、修改。临床科室如要求对标准进行修改,需写出书面要求,科主任签字后交相应医技科室修订,并报医务处备案。如遇科室间标准、要求不统一,由医务处组织协调解决。 9.质控与考核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管理制度》,人人掌握 危急值报告项 目 、范 围 和报告流 程 。科室要有专 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 施情况的督 察 ,确 保 制度落 实 到 位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 实 执行情况,将 纳 入 科室质量 考核内 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