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工会干部关系处理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是一个普通的、普遍的哲学命题,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之一。这一命题不仅是普通的、普遍的,而且是最具科学性,最具实用性的命题。企业的基层工会干部,大部分人员都年轻有为,一但提拔上来,便希望一试才能,速取建树。工作上常常是废寝忘食,不辞辛劳,但对学习却放松了。不少企业的工会干部不愿学习的习惯就是从这时养成的,不愿学习的习惯一旦养成,再想改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以至于很多在之后不再有进步的中年以上的工会干部,对放松学习后悔不已。基层工会干部常年身处基层,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像一个针鼻儿一样,上级所有的工作线都要经这个鼻眼儿穿过,缝制到工作面上,其工作的艰辛度、繁杂度、琐碎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往往更强调实践。一般情况下,注重实践是对的,但长期下去,工作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理论的指导,或者说是脱离新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也就会变成经验性的实践,使工作缺乏创新,大大降低工作的效率。鉴于此,基层工会干部在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时,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坚持理论学习,并且要系统地学。基层工会干部一般年龄都不大,孔子说“吾十五而有志于学”,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列宁说“学习、学习、再学习”都强调的是学习。基层工会工作是繁杂的,正因为繁杂,才更需要理论的指导。学习理论必须要系统化,不能一知半解和断章取义。现在学习的载体和途径令人眼花缭乱,虽然我们觉得每天都在获得知识和信息,但这些东西是零散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光靠这些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和实践,会使我们陷入“生吃茄子好还是熟吃茄子好”等两难选择的矛盾境地。二是要有意识地以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基层工会工作中,执行是主要的职能。有的人认为,基层干部好当,上面让怎么干我就怎么干,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不尽然。基层工会工作具有科学性,是有着自身规律可循的,不按规律办事,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是会出问题的,至少是会影响工作第1页共4页效果,有时会与上面的管理意图相左,认认真真、辛辛苦苦地把好事办成错事。三是要在实践中创新理论。在基层创新理论,有的人不以为然,基层有什么好创新的。其实绝大部分管理理论生发于基层,比如大庆的“三老四严”。四是力戒空谈,努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基层工会干部要争取当专家。专家追求的是复杂问题简单化,比如解决一下如何活动才有效的问题。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基层工会干部要逐步培养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管理能力。二、言与行的关系这里的言与行专指管理范畴内的言与行,包括以文字、音像、图片等为载体的管理语言和管理过程中的一切管理行为。值守基层工会工作岗位,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又要有一张婆婆嘴,一颗慈母心;既要保证执行到位,又要能够向上提出正确的建议和意见,也就是既要当好指挥官,又要当好参谋和信息员。在言行问题上,有两点颇值得注意。第一,在指挥官的角色上,力戒言多行少或者言行不一,使被指挥者行禁两难或者任意行禁。典型的表现是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不执行制度,或者执行不到位,或者只要求他人执行而自己不执行,这在管理实践中是经常能够看到的。第二,在作为参谋和信息员的角色上,不能坐井清议,夸夸其谈,每遇变故胸无一策。处理言与行的关系,要能做到言而有据,言而有理,言而有节,言而有意,言而有信;行而敏捷,行而有效,行而有责,行而合规,行而有果,直到言行一致。三、制度与情面的关系在企业工会工作中,要讲情面,但情面必须以制度执行为前提,一个只讲情面,时时患得患失,丧失制度换取私人关系的工会干部,不是一个好工会干部,终究也不会有大的出息。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在管理中坚持制度,就会得罪人,在干部测评时就会受到影响,其实这是一个不实之论。一个坚持制度的工会干部,合格票是不会少的,合格票少的真正原因,可能正在于没有坚持制度。还有的工会干部,以追求百分之百合格票为目标,时时刻刻处心积虑地做好人,将制度丢在一旁,希望以此换取上百分之百合格,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第2页共4页四、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