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PKP 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比较中期报告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常用方法是进行手术治疗,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气球扩张技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等。本次中期报告旨在探讨 PKP 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24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对 50 例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 PKP 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 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均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结果:50 例患者中,49 例术后腰痛苦缓解,术后 3 个月复查 X 线片显示椎体高度占比从术前的 0.49±0.07 升高至 0.72±0.08,术后 12个月恢复至 0.68±0.07。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腰痛苦指数(visual analog scale, 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均有所改善。术后并发症包括 1 例椎体内异位注射、1 例椎体内骨水泥渗出和 1 例肺栓塞。结论:PKP 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术后椎体高度占比得到显著提高,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方面表现出比较优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