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综述“企业信息化”是当下企业管理活动中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其实,在我国,企业信息化已经有30年的历史,但是,早期人们只是片面地认为企业信息化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认为建立一个计算机中心,引入一个mis、mrp、mrpⅡ以及erp就能大幅改善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力,但是无数的失败经历给企业带来的是大量资金白白浪费,先进的计算机被弃置不用,生产效率依然低下……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对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理解不到位,忽略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方向、管理模式、业务特点等的协调关系,致使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关联性难以发挥作用。企业信息化就是利用it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及运行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首先,在战略层面上明确企业信息化的目的与意义,明确其与企业未来的方向目标、企业产品线的种类、企业制造基地的布局、企业人员的素质与人员种类构成等的关系,从而了解企业信息化的需求,通过对企业现状、企业未来的发展研究,对症下药,着眼于企业目标制定整体企业信息网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机器、技术路线、软件商选择、实施与咨询队伍选择、信息化实现步骤等等一系列完整的规划,使企业在未来的信息化运作过程中不至于走弯路。其次,在管理层面上明确企业信息化不是让一个计算机系统去全面适应传统的、手工的企业管理操作方式,成为传统手工模式的替代品,而应是在转变管理理念基础上,将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融人到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企业业务流程及组织机构进行调整,使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达到完整统一。同时,需要明确这一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绝对不可能一次到位。第三,在技术层面上明确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管理软件系统第1页共5页实施的系统工程,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库及应用软件等软、硬件及数据环境建设。在整个的系统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好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其中包括数据标准化建设、信息资源的整合优化、业务流程优化以及系统建模等。同时,需要清楚地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优质高效的软、硬件环境,一支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企管经验、前沿的管理技术、持续二次开发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企业信息化实施队伍更为重要。企业管理(businessmanagement)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及执行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这一概念包括三层含义,首先,说明了企业管理采用的措施是计划、组织、控制及执行等;第二层含义是第一层含义的目的,即利用上述措施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资源;第三层含义又是第二层含义的目的,即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是为使整个组织活动更加富有成效。然而,不论哪个层面都离不开有效的企业信息管理,只有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对信息和信息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实现企业信息资源合理、高效率地配置和使用,才能保障企业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才能保障各级各类组织活动的成效,最终得以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因此,搞好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企业信息化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信息化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工作效率;企业信息化实现网络办公,营造新型的企业文化;企业信息化是带动企业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企业信息化促使业务流程重组,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企业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的更新与改造,进而优化产业结构模式;企业信息化加强企业市场反应机制,使企业面对多变市场能快速做出反应;企业信息化能为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企业信息化能推动服务创新,提高客户满意度。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认为是企业管理理念、方法与计算机技术共同发展的过程,在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被最初用于军事与科研领域开始,计算机技术渐渐融人到企业经营管理领域,并与之建立了不解之缘,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带来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巨大变革。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