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灾区抗震救灾援建情况工作汇报编者按:只要我们有高度的责任心,有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有顽强拼搏的精神,有不被任何困难所吓倒的干劲,所有的设想和目标都能实现。公司接到了市政府、建设局支援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的任务,公司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援建小组。想不到的工作经历,有自豪、有困难、有失误、有说不尽的感受、当然最大的还是收获。积极组织、连续奋战。经过全体人员的昼夜奋战,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生产任务。压力越大、动力就越大,动力来自于我们强烈的责任感,也来自于我们大元人的自信。具体材料请详见: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下面我向大家汇报抗震救灾方面的工作,把其中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5月22日,我公司接到了市政府、建设局支援*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的任务,公司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援建小组,我负责后方安置房的生产组织和安全施工工作。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灾区人民无家可归的情景,我感到有一种责任,早日让灾区人民住上安全舒适的房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时间就是责任,时间就是命令。接到任务后,后方的同志们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从5月23日一直到6月4日,全部完成一期603套安置房及1924套门窗制作的生产任务。虽然说这10几天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就在这10几天的时间里,我们历经了平时工作中意想不到的工作经历,有自豪、有困难、有失误、有说不尽的感受、当然最大的还是收获。1、在这次援建工作中,分配给我们大元集团的任务最多,而且是*市所有援建队伍中唯一的包括土建、钢结构及门窗同时施工的队伍,这充分显示了我们大元集团的实力,也说明了市政府、建设局对我们的信任,我作为大元集团的一员,能够加入到抗震救灾的队伍中,从内心里感到自豪。也更增加了我们完成任务的信心。第1页共5页2、自5月23日,就开始紧张的生产准备工作,先是按照图纸和我们的援建任务,及市政府、建设局的工期要求,我们重新制定了超前的生产计划上报给建设局(当时李总在建设局拿了一张全市援建进度表,我们修改了以后又给送过去),为什么要将生产计划提前,就是为了显示大元的实力,彰显我们的企业形象,我们要拿第一,我们要在XX省拿第一(后来我们超越了这个目标,在全国七个援建省市中是第一个进行安置房交付验收的队伍,我们的小区是XX省安置房示范点)。同时结合*前方土建施工的进度,将生产任务指标分解到每一天,调式生产设备,积极组织原材料进场,组织工人24小时连续加班生产。当时的计划是安置房每天的生产量不少于80套,门窗不少于200套,才能保证前方的施工流水作业和总的工期要求。生产有条有序的开展。一开始还算顺利,然而事情不是向我们想象的那样,首先建设局给我们的任务不断增加,由400套增加到603套。由于任务重,工期紧,原来的一条生产线已远远满足不了计划的需要,原来的计划赶不上变化,此时李总果断的决定再上一条生产线,及时的地解决了生产设备的调配问题,那天晚上李总1点半在开发区才回家。生产线解决了,可是后边还有更大的困难在等着我们,原材料越来越变得紧缺,不仅聚苯板严重紧缺,就连彩钢板也变得十分紧缺,眼看着因原材料供应不上,机械停止了轰鸣的吵闹声。工人眼巴巴的在等待,有时工人一夜不睡觉一等就是一个通宵。我们的生产计划怎么办呢。我们的计划已经报到上边去了,不但如此,这是上级交给我们的光荣而艰巨政治任务,这是我们的责任,这也是我们大元人一定要完成的任务。接下来就是亲临现场,督促材料人员积极地寻找组织货源,到处联系,一个厂家一个厂家找,所有的关系都找了。所有的信息渠道都联系了。有时候钢构分公司何经理等一晚上才等两车聚苯板。同时还要严密组织安置房的墙板、屋面板及附件的配套生产,保证前方土建施工和安装施工的进度需要,我每天都是晚上8、9点甚至到晚上11点多才回家。有时夜间还需要电话交流和沟通。晚上12点、12点半是我们工作的正点,有时我在这个时候给装饰分公司经理张永强打电话:你在哪里。回第2页共5页答是:孙姐我在加工现场。给安装分公司经理刘志光打电话:回答是:孙姐,我在开发区加工车间。那些日子援建小组的每一位成员每天都是夜以继日的工作。我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