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质管理工作中,总结出一些品质管理的“三字经”,现与各位质量人一同分享。 ◎品质管理发展三阶段:质量检验阶段(QC)、统计质量控制阶段(SQ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M) ◎品质控制三阶段:来料、制程、出货 ◎品质严把三关:进料关、生产关、出厂关 ◎品质管理三现:现场、现物、现时 ◎品质检验三种方法:全检、抽检、免检 ◎品质判别三种结论:合格、特采、拒收 ◎品质抽样检验三种方式:一次抽检、二次抽检、多次抽检 ◎品质管制三个阶段:品质开发、品质维持、品质突破 ◎品质三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失败成本 ◎品质管理三注重:注重过程、注重预防、注重细节 ◎品质控制三方法:自检、互检、专检 ◎品质检验三方法:首检、巡检、终检 ◎品质管理三不放过:不查清原因不放过、不追查责任不放过、不落实改善措施不放过 ◎品质管理三追求:追求零缺陷、追求零差错、追求零投诉 ◎品质管理三颜色:红色(不合格)、黄色(返工/返修)、绿色(合格) 质量,应该是一种理念,一种观念。都说国产的东西质量差,估计大家都有这个感觉,有时候不是大家不爱国,只是国产东西让大家爱不起来。 想想,你对质量是否就是很重视? 想想,如果你的产品卖不出去,你就只能倒闭时,你会重视质量吗?但是关键是我们的国内老板们有了钱还不重视质量,也就是说没有质量的意识。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该说,重视质量,重视品牌的树立,比单纯扩大市场占有量,扩大产能更能产生效益,只不过我们许多老板们看不到这一点,就好像我和一位老板说企业应重视质量时老板说的一样:“如果产品卖出去我们还能活,而卖不出去我们就只有死,你说我是要活下去还是死了”。当然不能死,但是如果企业处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时候,说老实话,谈质量有点奢侈,但是还是那一句话,作为老板,应该有质量的意识。你可能因为意识的原因,不顾产品质量,捞一把再说,但是你能不能老是捞一把,你想不想把企业做大作强,这一点说我想每个老板都希望自己的企业做大作强,那么一个信誉不好,没有自己品牌的东西怎么能做大,怎么能做强。像在顾客或市场里留下良好的信誉,让别人都记住你,你就必须重视产品的质量,把自己的品牌做好。 好多人动不动都说日本的东西怎么样怎么样,其实日本的东西一开始质量也不行,只是后来日本人认识到了质量的重要性,从美国那里学来了质量管理,才使自己的产品作的越来越好,可以说一点,日本人对质量的要求比美国人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