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行为经济学》教学大纲(32学时)一、基本信息课程简介(200字左右)作为一门通识课,本课的介绍了一些对于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最新、最有用的研究和理论。主要是通过介绍幸福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让学生能够了解这两门最新学科的基本内容。从认知偏差开始,揭示了日常思维易犯的错误,以便避免犯这些不易察觉的错误。通过介绍一些心理原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通过这门课的讲授,还可开阔学生分析专业问题的的思路,同时,也能对学生的个人生活能有所助益。二、教学目标及任务这门课的教学主要是在学生的专业知识之外,扩大学生的视野,开阔思维,丰富学生专业之外的知识。对财经类学生也能对专业知识起到一个互补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认识到一些思维的规律,如此有助于学生在研究中从方法上、角度上有所启发。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周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课时分配课时合计讲课实验实践321第一章、开宗明义222-3第二章、认知偏差444-5第三章、前景理论446-7第四章、心理账户448-9第五章、评价比较4410-11第六章、适应效应4412第七章、公平偏好2213-14第八章、跨期选择4415第九章、过度自信2216第十章、朝宗幸福22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开宗明义本章教学目的:了解经济学的假设和分析存在的缺陷。本章主要内容:介绍了行为经济学和幸福经济学的由来,研究方法,学科现状,传统经济学的一些缺陷。本章重点、难点:对心理方法的陌生,对理性批判的掌握。本章参考文献:①Rath.你的幸福可以测量.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②Scitovsky.无快乐的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③弗雷.真实幸福探秘.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④黄有光.经济与快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⑤莱亚德.不幸福的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本章思考题:为何要研究幸福?伊斯特林悖论内容。标准经济学缺陷。第一节经济学需要研究幸福1.历史回顾2.伊斯特林悖论第二节幸福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简介1.幸福与经济关系2.幸福研究的方法第二章、认知偏差本章教学目的:掌握思维系统运行以及常见错误。本章主要内容:代表性启发法、可得性启发法、锚定与调整启发法本章重点、难点:认知偏差的理解和避免、锚定效应。本章参考文献:①贾斯特.行为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②威尔金森.行为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③凯莫勒.行为经济学新进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④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中信出版社2012.⑤奚恺元撬动幸福.中信出版社2008.本章思考题:为什么会存在锚定效应?为什么会出现快乐不对称?第一节代表性启发法1.实验2.原因第二节可得性启发法1.实验2.原因第三节锚定与调整启发法1.实验2.原因第三章、前景理论本章教学目的:掌握不确定情形下的决策。本章主要内容:介绍了价值函数、加权决策、框架效应。本章重点、难点:价值函数、损失厌恶、参照依赖、交易效用。本章参考文献:①卡尼曼.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②孙惟微.赌客信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③戴蒙德.行为经济学及其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④奚恺元.撬动幸福.中信出版社2008.⑤威尔金森.行为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⑥奚恺元.别做正常的傻瓜.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本章思考题:损益的决定?损失厌恶的表现?参照依赖的表现?第一节风险决策过程1.编码2.评价第二节价值函数1.特点2.损失厌恶第三节加权决策1.特点2.偏差第四节框架效应1.原理2.表达艺术第四章、心理账户本章教学目的:掌握心理账户的设立、作用。本章主要内容:介绍了心理账户、沉没成本、支付隔离、禀赋效应。本章重点、难点:心理账户、沉没成本效应的理解。本章参考文献:①贾斯特.行为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②威尔金森.行为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③戴蒙德.行为经济学及其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④奚恺元.撬动幸福.中信出版社2008.⑤奚恺元.别做正常的傻瓜.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⑥董志勇.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本章思考题:沉没成本如何避免?禀赋效应在生活中的表现?支付隔离如何有助促进消费?第一节心理账户1.含义2.划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