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节课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着眼于让学生“学好”“会学”,张扬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获得科学的生物学知识。理论依据:新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教学中要转换角色,体现生本理念,体现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本课中能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器官;能区别植物体不同的组织;并能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设计特色:本节课主要采用以导学案为依托,以“六步三环”教学模式构成课堂教学结构,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线,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二、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基础上,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不仅使学生建构起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知识框架,也为后面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本节也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的结构与细胞的分裂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组织类型及细胞分化过程,为后面学习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打好基础。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还是“小孩”,求知欲高,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但对周围的事物又往往熟视无睹,其原因在于生物学知识有限,抽象思维欠佳,综合分析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启发,并借助于先进的教学手段、科学的方法,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条件分析:一是授课教师本身有上好本节课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二是学校农远工程的网络资源能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三是学生生活在农村对植物体的部分结构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且用于教学观察的植物体容易收集。教学重难点:1、能区别植物体不同的组织,并描述出组织的分布。2、能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本节课最基本的问题,所以定位重点。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组织有很大的区别,且比较抽象;学生也不容易掌握,因此各种组织的区别及不同组织的分布是本节课的难点。三、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植物体,能识别构成植物体的器官和几种主要组织。(2)能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能力目标:在观察、识别、描述、思考、交流等过程中形成并完善自己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等。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