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损伤一、临床表现:1. 有明确外伤史。2. 耳部体征可表现为表皮脱落,皮肤缺损,血肿,裂伤,断离,烧烫伤,冻伤者可表现为局部红肿水疱,褐色干痂等。二、诊断要点:1.病史。2. 耳廓局部损伤体征。三、治疗方案及原则:1.预防感染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2. 耳廓撕裂时,应早期进行清创缝合,尽量保留皮肤和软骨3. 耳廓完全离断时应行再植术。4. 如有其他并发症,请相应科室会诊。先天性耳前瘘管及囊肿一、临床表现:1. 多位于耳轮脚前,单侧居多。2. 多为盲管,常呈分支状。3. 管腔内潴留干酪样分泌物,形成囊肿。4. 感染后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并可形成脓肿。二、治疗方案及原则:1.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2. 急性感染时应用抗生素。3. 脓肿形成后即时切开引流。4. 脓肿愈合至少 1 个月以后行瘘管切除术。5. 原则上不应再感染为控制前行瘘管切除术,但若脓肿长期不愈合,局部皮肤溃烂,应行一期清创及瘘管切除术。弥漫性外耳道炎一、临床表现:1. 急性外耳道炎1)外耳道皮肤弥漫性肿胀,剧烈疼痛,有浆液或脓液渗出及上皮脱落。2)可伴发烧,耳周淋巴结肿大。3)牵拉耳廓时疼痛剧烈。2. 慢性外耳道炎1)耳内不适及瘙痒感。2)耳道皮肤暗红色肿胀,湿润,增厚,附有鳞屑状痂皮,鼓膜可增厚,标识不清。三、治疗方案及原则:1. 控制感染。2. 保持外耳道清洁,定期清洗分泌物和痂皮。3. 局部用药注意剂型。4. 外耳道细菌和真菌培养。外耳道真菌病一、临床表现:1. 耳内奇痒,有水样分泌物。2. 早期外耳道有灰褐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物3. 鼓膜受累时可有肉芽形成甚至穿孔。二、诊断要点:1. 病史及临床表现。2. 抗生素治疗无效。3. 分泌物涂片。4. 真菌培养。三、治疗方案及原则:1. 保持耳道干燥,通畅。2. 经常清理耳道。3. 局部应用抗真菌药。颞骨骨折一、临床表现:1. 程度不同的颅脑损伤症状。2. 纵行骨折主要损害中耳,横行骨折多损伤内耳。3. 脑脊液耳漏,脑脊液耳鼻漏。二、诊断要点:1. 外伤史。2. 血鼓室或耳内出血,听力下降。3. 影像学检查。4. 听力学检查。5. 耳鼻漏出液糖定性和地定量。三、治疗方案及原则:1. 首先由脑外科,ICU 医生紧急处理颅脑损伤。耳鼻出血时禁用滴药,填塞法止血。应用抗生素严防颅内和耳内感染。2. 有脑脊液漏,面瘫者,经 3-6 个月保守治疗无效可行脑脊液漏修补术,面神经探查术。分泌性中耳炎一、临床表现:1. 听力减退,自听过强,耳涨满感,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