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第二册多媒体课件文字脚本第一单元人物剪影1“布衣总统”孙中山第1张(左边文字)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右边图像)孙中山第2张(头像)孙中山第3张(故居图片)孙中山故居——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第4张(文字)故居介绍孙中山故居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翠亨村傍山濒海,气候宜人。故居的主体建筑,是孙中山于1892年3月亲自主持建造的一座赭红色二层小楼。它的前院北侧是当年孙中山出生的房舍旧址,南侧有孙中山栽种的一棵酸子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以翠亨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故居室内陈设保持着1892年至1895年间孙中山先生经常返乡居住时的景貌。第5张(文字)世人对孙中山的评价孙文不是惧怕未来,而是相信未来,奋不顾身地为未来而斗争。——列宁第6张(文字)孙先生是一个谦虚的人。我听过他多次演讲,感到他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的。——毛泽东第7张(文字)孙中山先生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特别是他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江泽民第8张(文字)导入近代中国的百年耻辱史和风起云涌的革命岁月把孙中山先生铸造成为20世纪的巨人,这位历史巨人,历尽艰难,矢志不渝,终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政体——中华民国,并为我们留下异常珍贵的思想财富。今天,让我们一起解读这位第一次让一个习惯于跪下去的民族站起来的世纪伟人永不褪色的思想情怀。第9张(文字)课题“布衣总统”孙中山作者陈廷一第10张(文字)学习目标1.解读孙中山先生的精神,体会他甘于淡泊的品质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2.学习“以小见大”的传记写法。3.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凸显人物丰满个性的创作方法。第11张(文字)关于作家作品陈廷一,当代传记文学作家,作品有《许世友传奇》《孙中山大传》《毛氏三兄弟》《宋美龄全传》《宋氏三姐妹》《贺氏三姐妹》等,风格通俗。有人称:“读传记文学不读陈廷一不可,写传记文学不写陈廷一不行”,可见他在我国传记文学创作上的扛鼎地位。第12张(文字)简介孙中山孙中山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国同盟会主要创始人。1866年11月12日诞生在广东香山县。1892年在香港学医,后在澳门、广州行医。1894年组建兴中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选为临时政府总统。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组织中华民国政府任非常大总统。1924年改组中国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第13张(文字)三民主义介绍1905年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满州贵族的专制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即“建立民国”,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就是国家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后来,孙中山又提出“土地国有”政策。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后制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公三大政策。第14张(文字)文体知识介绍传记: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一般由别人记写,也有自述生平,称自传。传记具有记实性、文学性、史料性等特点,有“史实性传记”、“文学传记”之分。第15张(文字)定义: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简称为“传”第一人称:自传叙述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人物传记分类写传主一生切入角度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叙述方式单纯记叙夹叙夹议:评传第16张(文字)根据上面的知识,大家是否知道本文是一篇怎样的传记?(先出问题,点击后出答案)——叙述上采用第三人称,着重写人物的某一侧面,并且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评传”第17张(文字)整体感知,把握文意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先出问题,点击后出答案)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4段)第二部分(5—14段)第三部分(15—17段)第四部分(18—25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