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前儿童卫生学考试重点 绪言 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一个身体健康、心里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人,才能被称得上是一个健康的人。 2、 生长发育、患病率和死亡率是衡量学前儿童健康状况的标志。 3、 布鲁姆在考察了影响个体和群体的诸多因素以后,对这些因素进行归纳和概括,提出了一个考量个体或群体健康状态的公式:HS=f(E)+AcHS+B+LS 4、 布鲁姆将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纳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保健设施的易得性程度、生理学因素以及人的生活方式等 4 个类别。 5、 目前,已发现按孟德尔式遗传的人类疾病有 3000 种左右,估计每一百个新生儿中有3—10 人患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遗传病。 6、 当今,不良生活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影响人们健康的最为主要的因素。 7、 卫生保健应由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模式。 第三章 1、被我国列为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是: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肺炎、婴幼儿腹泻。 2、肺炎的防治:加强儿童体格锻炼;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戴口罩;不去病人家串门,隔离患儿;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服用预防药。 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1)妊娠后期,孕母需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或补服血药物;(2)坚持母乳喂养,乳儿自生后 3 个月左右可逐渐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肝泥、菜豆肉糜等。亦可用含铁的强化食品。尤其早产儿、双胎儿更应补充铁;(3)2 岁以后的儿童膳食,应多选用含铁多的食物,如肝脏、动物血、瘦肉、禽、鱼、木耳、海带、芝麻等,并同时选用水果或可以生食的蔬菜,也可在食盐、酱油、乳粉、饮料、点心等重添加适量的铁制剂和维生素 C。维生素 C 可使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使铁易溶于水,便于吸收。(4)早防早治消化营养紊乱及感染性疾病。 4、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1)安排儿童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2)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蛋黄、肝等辅食。(3)及时治疗某些疾病。如影响维生素 D 和钙质吸收的胃肠道疾病及影响维生素 D 转化的肝、肾疾病。 5、肥胖症:一般以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儿童均值 20%以上。 6、肥胖症的预防(单纯性肥胖):(1)避免过度饮食。(2)鼓励儿童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进行体格锻炼。 7、学前儿童常见的五官疾病有:龋齿、弱视、中耳炎等。 8、龋齿:是学前期最常见的牙科疾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