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各领域内容安排和特点介绍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兴隆分站本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自身的特点,将《标准》中四个领域的内容分别化分为若干单元,以单元为单位穿插编排到各册教材中。全套(12 册)教材共有 95 个单元,教材设计 606 课时内容(包括每册最后的“整理与自评”和最后一册的“回顾与整理”),新知识学习安排 530 课时。其中,数与代数 53 个单元,322 课时,占全套教材总课时数的 60%;图形与几何30 个单元,108 课时,占总课时的 20%;统计与概率 12 个单元,38 课时,占总课时数的 7%;全套共安排 67 个综合与实践活动,69 课时,占总课时数的 13%。一、数与代数领域“数与代数”的内容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它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数、符号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语言,从而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工具,从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初步的应用能力。在“数与代数”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探索,数概念的建立、扩充以及数的运算,公式的建立和推导,方程的建立和求解等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信心,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初步的创新意识。与传统教材相比,本教材一方面在内容编排上做了较大创新。另一方面,更加强调通过大量的、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数的意义,强调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出发点,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与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一).单元设置和内容安排“数与代数”领域,包括六部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式与方程;比和比例;探索规律。各部分内容单元设置和安排如下: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并在不同的学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数感的建立是一个逐步体验和发展的过程,需要通过每一学段、每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循序渐进地培养。为了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本套教科书将数的认识分为整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小数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负数的认识、数的整除六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