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徽行政区划大构想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 在编辑此文之前,编者采访了该报告的主要执笔人。课题组成员一再强调,调整行政区划并非财政部门的职能,而此项研究仅仅表明,他们是以研究者的身份提出设想与建议。 据介绍,酝酿这份报告的理论支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与行政区划的内在关联性。他们认为,为顺应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尤其是在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还需要依托政府大力引导和强力推进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适时调整行政区划,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而直接促成这项课题出炉的现实原因是源于以下几组对比:一是与全国和华东地区及周边各省相比,安徽的地级市个数相对较多,地级市所辖县个数较少,财政用于行政管理成本支出较大。如果按照全国市均管辖8.6 个县来计算,安徽应设臵地级市12.3 个,比现行17个要少4.7 个。根据安徽省2001 年财政预算内支出水平测算,4.7 个地级市行政成本比周边省份多支出8.27 亿元。二是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数较多,2001 年为61760 个,居全国第4 位。三是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较多,2001 年,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职工204 万人,居全国第11 位。这几组对比的结果显示出:安徽省的行政管理幅度过小,行政管理成本偏高。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何在?在经过实地调研,广泛征求了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最后形成了“减少层次,扩大幅度,强化中心,合理布局,形成层次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行政区划体系”的安徽行政区划调整的总 - 2 - 体思路。 应该说,近几年安徽省大力实施的科教兴皖、大开放、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四大战略,有力地提高了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省委、省政府相继实施的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两山一湖”旅游开发、皖江地区开发开放、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等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马芜铜”等经济圈的规划,为安徽省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比,现行行政区划显得过于分治,影响了社会资源综合要素效应的发挥,引发两者冲撞不断发生。社会各界要求调整行政区划的呼声较高。为此,本课题在对安徽省行政区划历史沿革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着重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提出设想和相关政策建议,以利于安徽省在探寻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找到新的切入点和兴奋点。 建国以来,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幅度较大。为便于分析,这里按照地域空间、行政建制、区域称谓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