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原理 曼昆 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影响。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 消费(consumption),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投资(investment),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净出口(net export),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出口),减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进口)。 名义 GDP(nominal 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真实 GDP(real 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总之,名义 GDP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真实 GDP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用名义 GDP与真实 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消费物价指数 CPI(consumer price index),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生产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运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指数化(indexation),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 真实利率(real interest rate),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过的利率。 生产率(productivity),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数量。 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 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 knowledge),社会对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收益递减(diminishing returns),随着投入量的增加,每一单位额外投入得到的收益减少的特性。 追赶效应(catch-up effect),开始时贫穷的国家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