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验六密钥交换算法

实验六密钥交换算法_第1页
1/10
实验六密钥交换算法_第2页
2/10
实验六密钥交换算法_第3页
3/10
《信息安全基础实验指导》实验指导书 实验六 密钥交换算法 实验名称:密钥交换算法 实验类型: 设计性实验 学 时:2 适用对象: 信息安全 一、实验目的 学习Diffle-Hellman 密钥交换算法,在密钥交换算法的基础上,掌握密钥交换算法的编程方法,加深对对称密码交换体制的了解,为深入学习密码学奠定基础。 二、实验要求 1. 利用套接字编程编写包含客户端和服务器的程序,要求两者能够进行数据交换。 Socket 接口规范可以适用多种通讯协议,主要是 TCP/IP。TCP/IP 是计算机互联最常适用的网络通讯协议,TCP/IP 的核心部分由网络操作系统的内核实现,应用程序通过编程接口来访问 TCP/IP,应用程序通讯的方式有图 3-1 所示。 图 3-1:应用程序通信方式 2. 客户端和服务器进行密钥交换,并分别计算最终生成的密钥,看两者的密钥是否一致。 三、实验原理 1. 套接字编程原理,详见附录 2. 密钥交换原理迪菲-赫尔曼通过公共信道交换一个信息,就可以建立一个可以用于在公共信道上安全通信的共享秘密(shared secret)。 应用程序 1 应用程序 2 网络编程接口,如 Socket 网络通讯服务接口,如 TCP/IP 操作系统,如 Unix或者 Windows 物理通讯介质 以下解释它的过程(包括算法的数学部分): 更详细的算法描述见:Wiki 四、实验所需仪器、设备、材料(试剂) 运行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的PC机,具有gcc(Linux)、java、VC(Windows)等 C或java语言编译环境。 五、实验预习要求、实验条件、方法及步骤 (1)根据实验原理部分对 DES算法随机读写的要求,画出流程关系图,考虑各种可能,并实现。 六、由于实验代码相对较多,可以两个同学一组,分工完成实验。 附录:套接字编程的资料 基于 C的面向连接的Socket编程模型 TCP 协议是面向连接协议,它提供了一系列的数据纠错功能,可以保证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及时、无误的传给接收方。因此面向连接协议的 Socket 编程模型应用最为广泛,基于连接协议的服务是设计客户端/服务器应用程序时的标准。编程模型如图 3-4 所示。 模型中,服务器端的处理: (1)使用 socket 系统调用,生成一个 TCP 协议模块与应用程序之间进行通信的套接字;使用 bind 系统调用指定端口号; (2)使用 bind 系统调用指定端口号; (3)使用 listen 系统调用,指定连接接收队列的长度,并等待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前三步完成了启动服务器程序的工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实验六密钥交换算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