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二 用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 当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某些金属材料表面时,可使金属中的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现象,叫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经典电磁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光电效应实验及其光量子理论的解释是量子理论的生长点,在揭示光的波粒二象性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而普朗克常量正是量子理论与经典理论的联系常数.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认识; 2.用最高频滤波片,测量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3 .通过光电管的弱电流特性,测出不同频率下的遏止电压(三种方法任选其一),求出普朗克常量; 4 .探究光电管的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强的关系;探讨比较确定遏止电压的三种方法(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仪器 高压汞灯,干涉滤光片,光阑,光电效应实验仪. ZKY-GD-3光电效应实验仪,如图 12-1(a)所示.仪器由汞灯及电源,滤色片,光阑,光电管、测试仪(含光电管电源和微电流放大器)构成,仪器结构如图 12-1(b)所示,测试仪的调节面板如图 12-2所示. 图 12-1(a) 光电效应实验仪实物图 1 2 3 4 5 6 7 1汞灯电源 2汞灯 3滤色片 4光阑 5光电管 6基座 7实验仪 光阑:3片,直径 2mm、4mm、8mm 汞灯:可用谱线365.0nm、404.7nm、435.8nm、546.1nm、577.0nm、579.0nm 滤色片:5片, 透射波长365.0 nm、404.7 nm、435.8 nm、546.1 nm、577.0nm 光电管:阳极为镍圈,阴极为银-氧-钾(Ag-O-K),光谱响应范围 320 ~ 700nm, 暗电流:I ≤2×10-12A(-2 V≤UAK≤0 V) 光电管电源:2档,-2~0V,-2~+30V,三位半数显,稳定度≤0.1% 微电流放大器:6档,10-8—10-13A,分辨率10-13A,三位半数显,稳定度≤0.2% ·实验原理 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可以使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1905 年爱因斯坦依照普朗克的量子假设,提出了光子的概念.他认为光是一群微粒流;频率为v的光子具有能量h,h 为普朗克常量.根据这一理论,当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一个频率为v的光子时,便获得这光子的全部能量hv,如果这能量大于电子摆脱金属表面的约束所需要的脱出功W ,电子就会从金属中逸出.按照能量守恒原理有: Wmhvm 221 (9-1) 上式称为爱因斯坦方程,其中 m 和m 是光电子的质量和最大速度,221mm 是光电子逸出表面后所具有的最大动能.它说明光子能量 h小于W 时,电子不能逸出金属表面,因而没有光电效应产生;产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