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主义画家作品欣赏什么是野兽主义?20 世纪初西方现代艺术开始形成,最初的前卫美术运动是“野兽主义”。“野兽”一词在这里是用来形容他们的绘画作品中那令人惊愕的颜色,扭曲的形态,明显地与自然界的形状全然相悖。在法国 1905 年的秋季沙龙展览会展出了以马蒂斯为首的九名青年画家的作品,由于画风令人惊愕,以致舆论哗然。评论家路易?沃克赛勒看到在一片色彩狂野的绘画作品中间有一件马尔古所作的模仿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雕塑家多那泰罗风格的作品,便随口说了一句:“多那泰罗置身于一群野兽的包围之中。”从此,这个画家群体就被称为“野兽主义者”。以马蒂斯为首的这群青年画家不满足于象征主义的神秘色彩,主张色彩的彻底纯化,以便更加清晰地表现画家的感情。表现感情是野兽主义画家的宗旨。野兽主义画家弗里茨给野兽主义下的定义是:“通过颜色的交响技巧,达到日光的同样效果。狂热的移写(出发点是受到大自然的感动)在火热的追求中建立起真理的理论。”野兽主义的主要原则是通过颜色起到光的作用达到空间经营的效果,全部采用既无造型,也无幻觉明暗的平涂,手段要净化和简化,运用构图,在表达与装饰之间,即动人的暗示与内部秩序之间,达到绝对的一致。马蒂斯说过:“构图,就是以装饰方法对画家用以表达自己感情的各种不同素材进行安排的艺术。”野兽主义画家们广泛利用粗犷的题材,强烈的设色,来颂扬气质上的激烈表情,依靠结构上的原则,不顾体积、对象和明暗,用纯单色来代替透视。马蒂斯的老师莫罗曾对他说过:“你必须使绘画单纯化。”所以作为野兽主义始终的代表马蒂斯顽强地使色彩恢复它本来具备的力量,单纯和表现的意义。野兽主义自 1905 年发端到 1908 年已趋消沉,尔后由立体主义所取代。主要画家:鲁奥(1871-1958 年)乔治?鲁奥(GeorgesRouault)生卒于巴黎,祖父是位敬佩伦勃朗和库尔贝的业余画家,童年时从祖父那里获得绘画知识,14岁时在彩色玻璃设计行当学徒,同时在国立装潢学校上夜课,20岁考上美术学校,尔后入莫罗画室,成为老师得意的学生,在这里结识了马蒂斯等画家。鲁奥在对社会与宗教的思考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他的主题,以暗红色和蓝色大胆地薄涂并勾出强有力的轮廓来表现成为相当忧郁阴沉的形象。晚年鲁奥的绘画多为厚涂,色调浓艳形象以浓重的粗线勾出来,以此为他的特色。鲁奥的风格,尤其是他坚持使用浓重的黑色轮廓线以及他有时画的发亮的一粒粒的蓝、红、绿和黄色,往往被认为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