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生腰鼓的学习教程

小学生腰鼓的学习教程_第1页
1/14
小学生腰鼓的学习教程_第2页
2/14
小学生腰鼓的学习教程_第3页
3/14
小学生腰鼓的学习教程 第一节 认识腰鼓 明清时期,腰鼓曾在凤阳花鼓、花鼓灯和淮北花鼓戏中应用,广泛流传。歌舞式的腰鼓起源于安徽凤阳。清代初期顾见龙曾画有《花鼓》演唱图,画中一对农民夫妻,男敲锣,女打鼓,两人对舞。清代中叶以来,花鼓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形成不同的表演形式。在北方高跷和秧歌的舞队中,仍有扮成男打花鼓、女敲锣的角色。晋南花鼓流行于山 西万泉、新绛、闻喜等地,分高鼓、低鼓、多鼓等形式,动作灵巧多变。山东花鼓一般用鼓棰演奏,而流行于山东禹城、乐陵、德平等地的花鼓舞,舞者不仅用棰击鼓,还用棰尾系的一根长 60厘米的穗子击鼓,并配合各种舞姿表演,民间有古树盘根、苏秦背剑 、金鸡独立和狮子滚绣球等各种击法,其鼓艺精湛,多姿多采,并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形式。20世纪 40年代初,腰鼓盛行于陕北民间,后而陕西、山西,主要用于民俗节日或盛大集会。50年代腰鼓开始在全国广为流行。 腰鼓有鼓身和鼓皮组成,鼓身木制,形如木桶,中间较粗而两端稍细,鼓身涂以朱漆或绘有花纹图案。鼓皮有两面,两面蒙以牛皮、马皮或羊皮。 腰鼓有大小不同规格。大号腰鼓,鼓长 38厘米、面径 20.5厘 米; 二号腰鼓,鼓长 33厘米、面径 16厘米;三号腰鼓,鼓长 31厘米、面径 14厘米;四号腰鼓,鼓长 26厘米、面径12厘米。鼓身一侧装置两个鼓环,系以红绸布为鼓带。 两根鼓棒 长 25厘米,棒尾系以红绸穗为饰。 2、演奏时,奏者将背带挂于右肩,鼓身斜挎左腰,腰带扎在腰间,注意打结是一个活结,以便灵活的较快的放下腰鼓,双手各执一棰敲击。 敲击时既可敲击一端鼓面,也可同时敲击两端鼓面。腰鼓发音清脆响亮,无固定音高。鼓点有花点、碎点、单点、双点、边点、帮点等。常用于庆祝丰收、欢度春节或迎宾喜庆等场合。 第二节 认识鼓棒和鼓槌 鼓棒长 25公分左右,两头一样粗细,不过,一头系有红绸的是表演者用来抓握的,红绸长约 50厘米。鼓槌长度比鼓棒长些,一头较粗,在粗的一端扎有一块红绸,形似一个红绣球,不过,表演者抓握的时候要注意抓住没有红绸的一端。每个腰鼓配有两支鼓棒或两支鼓槌,当学生两臂挥舞时,红绸随之飘舞,耀眼无比。 第三节 腰鼓的服装 腰鼓的服装分夏季服装和秋季服装。男生和女生的服装可以着不同颜色,也可着相同颜色,男女的脚上都是穿运动鞋。男生在着夏季服装时,可增加一条扎巾扎在头上,以现男士阳刚之气。 第四节 鼓棒的抓法 每人两支鼓棒,左右手各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学生腰鼓的学习教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