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落实“双减”作业管理工作经验材料三篇 篇一: 随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印发,社会各界对“双减”政策十分注重,“双减”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热词”,我校扎实开展作业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双减"政策。 一、 成立学校作业统筹小组 学校专门成立以教导主任为组长,班主任和家委会主任为副组长,主要职责有: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布置作业形式监控,不定期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作业负担情况。 二、作业设计的四个原则 1.作业形式多样化: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采用口头、书面或实践性作业等形式。 2.作业布置要“精”勿“滥”:针对教学日标、切合学生水平。 3.作业的时效性要高:作业布置要兼顾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能力 的提 高。 4.作业布置要分层 :设计弹 性作业,题 目 难 易 适 度 ,基础 性作业(必 做 题 )与 自 主性作业(选 做 题 )相 结 合,面向 全 体学生。 三、作业批阅的 5 个要求 1.教师对作业全批全改,禁止学生或家长进行批改。 2.教师要及时批、发、评、讲作业,并指导学生改正。 3.批改方式多样化,精批、批阅、面批、抽查等灵活采用。 4.针对性帮扶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提倡精批、面批、面改。 5.批阅过程记录典型,共性问题集中讲评。 四、作业评价的 5 种方式 1.形象性评价。结合学校的雅行评价机制,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实行从书香到书韵,再到书礼的进阶式评价。 2.定量性评价。对学生实践性作业进行过程性评价,使老师、家长及社会相关各方参与评价。 3.等级性评价。评价采用评分或优、良、差(或 A、B、C)等级制以及加符号等。 4.对话性评价。以面谈方式采用情感性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指点,引起师生共鸣。 5.亮点评价。评价以激励当先,尊重学生及其学习成果。 篇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实施办法》的精神,加强并优化学校作业管理,探索 减 负 增 效 新 举 措 ,科 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作业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一、实施的意义 作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的重要方式,具有检测学生学习成效,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优化学习策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每位教师要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探索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提高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