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课程基本类型:本课程是高等工业学校本科机械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最后的一门技术基础课。2、课程教学目的:机械设计是工科机械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它以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及机械原理等专业基础课为理论依托,综合应用学生在进校两年多时间来所学过的上述课程的知识,解决具体的机械联接设计、机械传动设计和其他一些常用机械的设计问题。本课程又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以及掌握有关机械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为进行独立机械设计打下基础。3、教学基本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应达到下列要求:(1)掌握通用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对机械系统工程综合设计能力及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国家当前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4)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5)对机械设计的新发展有所了解;本课程在教学方面应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在实践方面着重设计构思和设计能力的基本技能训练。4、适用专业与学时数:本大纲适用于工科机械类本科学生。本课程理论总学时为 75 学时,其中讲课 69学时,实验 6 学时。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 3 周的课程设计。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2教材:濮良贵.《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八版),2006 年 12 月参考资料:(1) 邱宣怀.《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 6 月(2) 刘惟信.《机械最优化设计》(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年(3) 张春林.《机械创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年7、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直观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课内讨论与辅导相结合。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技术为主、板书教具为辅。多媒体软件、多媒体教室。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一)几点说明:1、对教学内容掌握层次的描述:本大纲教学要求中,对具体内容所规定的深浅程度采用以下各个层次:(1)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了解”指一般知道,“理解”指能够较为深入地了解;(2)基本技能和设计计算,有“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了解”指一般知道,“掌握”指能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