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从成志学校到成志教育》心得体会 5 篇 《从成志学校到成志教育》心得体会 1 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前行。百年清华附小系列活动是基于我们这样一个信念与定位:历史是深沉的教育,历史是庄严的洗礼。事实也是如此,我们正是在对附小历史的梳理中完成作为一个附小人的精神皈依,寻找到我们前行的航标和远方的灯塔。为此,百年清华附小系列活动不是喧闹的庆典,而是教育与洗礼,是省行与展望。 一、提出“成志教育” 承前才能启后。一百年前,1915 年清华附小创建时名为“成志学校”。从民国时期的文化坚守,到西南联大时期的刚毅坚卓,再到今日的民族复兴,我们发现,最初的“成志”,穿过百年烟云,就是为了追随伟大的中国梦。 百年立人。清华附小的“立人为本、成志于学”校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清华附小人。在这座拥有百年历史、丰富内涵的清华园里,我们学习立志、学习做人、学会制造。“志不强者智不达”,从兴趣到志趣到志向,每个人树立远大的志向,努力成为聪慧与高尚的人。 (一)“成志教育”的内涵 审视才能前瞻。百年风雨,百年历程,清华附小已从成志学校走向成志教育。为什么这样说? “成志教育”就其主体而言,百年来,逐步形成了鲜亮的学生立场,附小学子要立志、言志、行志,最终成志,同时兼顾校园生活中老师、家长等共同的理想。 “成志教育”就其目标而言,始终指向学校与民族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而这既体现了国家民族对少年儿童的殷殷期待,更体现了附小学子独立的精神与人格,即在聪慧与高尚的人群中,尽管各人的志向和人生规划各不相同,但都要在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成志教育”就其理念而言,始终聚焦清华附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进展。既不以应试为唯一目标,也不以所谓素养教育做掩护而无所作为,而是在有机实现优异成绩与卓越素养统一的同时,契合清华附小与祖国命运血脉相连的历史传统,符合清华人“选择了清华,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的担当,同时为清华附小新百年的进展找到了方向。 (二)“成志教育”的三个引领 回眸历史,百年的清华附小,伴随成志教育的探究,在中国近百年基础教育的进展史上一直担当着“三个引领”:一个是价值观的引领,一个是课程的引领,一个是公益服务的引领。这是百年来清华附小的中国意义,更是成志教育的使命所在! 1.价值观的引领 这里的价值观塑造,我认为就是“育什么人”的问题。在我看来,要从三个维度来思考。首先是对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