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善堂仲景五个泻心汤临床运用辨析 三善堂仲景五个泻心汤的临床运用辨析 仲景五个泻心汤的临床运用 孤云独闲按:《伤寒论》中有五个泻心汤,作用各不相同。 最近看了一些泻心汤的案例,再对比原文,想到以下几个问 题: 1、外感病中,仲景主要遵循,或者说是严格遵守六经辩证 的原则。“六经”是统领外感疾病的纲领,简单地说,仲景 把外感疾病的各种症状归属于“六经” ,这样非常清楚。其 次,六经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阐述了外感疾病的传变 规律,即沿着太阳经 -少阳经 -阳明经 ,, 的顺序进展。当然, 我说的是“通常”情况,假如是因为病人体质、旧病,特别 是误治导致的“变证”就难说了,没有太多的规律,只有常 见的情况。 为什么要先谈一下“六经”的问题呢?是因为:五个泻心汤 反映的病症,究竟属于哪一经?“心”的位置指什么?是表 是里,还是半表半里? 2、五个泻心汤的主症,就一个字:痞。究竟什么是“痞”? 《伤寒论》在说到五个泻心汤的条文中有如下描述: 若心下满 ,,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 胃中不和,心下痞鞕。 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 把上面概括一下,痞的特点是:心下痞,按之濡,有时会见 到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 (鞕 )。简单地说,痞证没有食积、 瘀血等硬物积聚。 3、为什么用“泻”治心下痞? 根据上面的分析,痞不是实积。既然如此,为什么仲景都冠 以“泻”字呢?特别是甘草泻心汤明明指出胃中虚,有几方 中都用了人参、 甘草、大枣以补中气, 为什么仲景还要 “泻”? 究竟把什么东西泻掉?后代医家在评论泻心汤时,都用了 “辛开苦降”这个说法,难道这就是仲景名以“泻”的真实 含义吗? 对于上述三个问题,我给不出答案。只能根据自己的思考和 别人的案例,谈点个人看法。 1、痞,不属于六经中的某一经,但可以看作是从太阳经往 少阳、阳明传变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状态。 2、泻心汤证中的“痞” ,是热气结于心下,不是实积,所以 按之濡,不痛。因为主因是热气痞结,所以五个泻心汤中均 使用了黄连、黄芩两味药。 3、为什么称为“泻”?因为热气是外邪,要泻去;又热气 是阳热亢盛,亢则泻之。这就是“泻”的意义。 下面这篇文章来自网上,可供参考。 五个泻心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篇》,仲景用以治疗太阳病 误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下变证的五种痞证, 在《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