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打击乐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教学的实践研究谭燕妮【摘要】打击乐演奏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打击乐就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在活动中,幼儿手,眼,脑,心并用,使大脑建立起复杂的神经联系,让头脑变得灵敏,聪慧。可是目前在我国的大多数家庭中,学前儿童较少有机会演奏打击乐器,有些幼儿园也没有较大的能力提供开展打击乐活动的条件,但在我国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与歌唱等其它活动一样,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关键词】打击乐教学实践幼儿园演奏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经验将影响人的一生。在幼儿时期进行音乐的学习,对幼儿的思维习惯,性格形成,动手能力,记忆水平都有很大的正面影响。根据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在幼儿园通过打击乐的学习来获得音乐经验是非常有效的的一种方式。当然,幼儿使用的打击乐器并不是我们成人乐队中所使用的打击乐器。幼儿使用的打击乐器一般指音色好、大小重量要适合幼儿、以及演奏方法要适合不用年龄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如:大鼓、铃鼓、碰铃、木鱼、沙球等等)。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发展幼儿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织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幼儿基本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一、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教学实践的意义(一)、打击乐集体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在打击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在活动中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让幼儿体验合作的过程,共享合作成功的喜悦。打击乐活动是一个群体活动,需要大家合作才能完成。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呢?给幼儿的创造合作的机会是个有效方法。如:为乐队起名字,引导幼儿一起合作为自己的乐队起一个好听的名字。经过大家的提议、讨论,把好的想法和意见都溶进去。最后确定一个叫“红猫乐队”、一个叫“蓝兔乐队”。在这次协商中,孩子们懂得了自己就是这个乐队的一名小乐手,大家必须合作,乐队的演奏才会成功。同时他们也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幼儿经过这样反复与人商量、讨论的锻炼,幼儿的合作意识大大增强了。(二)、在自主配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纲要》中提倡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为此,在配器环节中改变以往教师预先想好配器方案的“灌输式学习方式”,尝试建立一种开放的配器模式,教师积极从多维的角度来引导幼儿合作、探索、发现。如:在“过新年”的配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铃鼓、大鼓、小锣、大钗、小钗等乐器,让幼儿在熟悉乐曲旋律后,我再通过设问引导幼儿分组讨论为乐曲配乐器,然后由小朋友们自己说出商量的方案,再通过“演奏——倾听——讨论——再演奏——确定方案”的方法选出好的配器方案,直到大家满意为止。教师则作为合作者、引导者支持鼓励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提高合作能力,让幼儿自由主动地参与活动,这样幼儿的创作欲望、表现欲望都被充分激发,合作能力大大增强了。同时还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胆识,焕发出创造的活力。(三)、在看指挥演奏和学做指挥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幼儿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的“看指挥演奏”和“学习做指挥”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幼儿的音乐成长全面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特别是在幼儿的合作能力方面通过学习让幼儿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以及与人相协调。1、在学习看指挥演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幼儿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中的“看指挥演奏”内容的学习,对幼儿的合作能力也有一定的作用。“指挥”在这中间有着特殊的作用。在器乐训练过程中,大家要保持一致,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并使自己的演奏与整体音响相协调。在打击乐演奏过程中学习看指挥,即努力使自己服从于整体音响形象。要使每个人演奏的音响服从于整体音响达到完善协调和一体的感觉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如:在“拔根芦柴花”的教学活动中,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