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技能 第一单元 彩电基础 第一节 色度学基础知识 一. 光和色 光给人亮度感和色度感。 光的本质——电磁波——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人眼不可见,人体无知觉的物质。电磁波频谱中,4×1014~8×1014Hz为可见光,只占电磁波频谱的一小部分。见图 1-1。 图 1-1 电磁波频率及基本性质 可见光波长为 380nm~780nm,对应频率是4×1014~8×1014Hz,包含人眼可以清楚分辨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不同波长的光给人以颜色不同的感觉。太阳光包含有所有的可见光,从红到紫。三棱镜或水中的镜子可以分解太阳光为七色光。 物体颜色的产生有两种形式,一是自身发光,二是反射发光。 二. 人眼的视觉特性 人眼对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感觉不一样,人眼最敏感的光的波长是555nm——绿色。 人眼视网膜中光敏细胞有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杆状细胞灵敏度高,主辨明暗,但不辨颜色;锥状细胞有红、绿、蓝之分,分别感知红、绿、蓝。人眼对颜色的分辨率比对亮度的分辨率低。 (有些动物不能辨别颜色或辨色不全,就是因为它们没有锥状细胞或不全。色盲则是锥状细胞出现了变异。) 彩色三要素: 亮度——与光的强弱和波长(颜色)有关; 色调——与物质的吸收、反射特性及照射光源有关; 饱和度——反映颜色的深浅程度。 三. 彩色图像的重现 人眼能够辨别的颜色有一百多种,但电视系统不可能传送这么多种颜色的信息,而是 2 选择人眼最敏感的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简称为三基色,分别用R、G、B 表示。 1. 三基色原理 自然界中任何颜色都可以由红绿蓝三种单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而得到;反之,自然界中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分解为红、绿、蓝三种单色。所以,电视系统可以通过只传送三基色就能还原出万紫千红的大千世界。 2. 混色法 红+绿=黄 红+蓝=紫 绿+蓝=青 红+绿+蓝=白色 互补色相加成白色 红+青=白色 红、青互补; 绿+紫=白色 绿、紫互补; 蓝+黄=白色 蓝、黄互补。 空间混色效应:将三基色光点同时投射在屏幕上相邻处,当色点足够小,观察者相距色点足够远时,人眼看到的将不是三个色点,而是一种混合色,如上述“混色法”所列示例。彩色显示屏(包括电子射线显像管、液晶显示屏、等离子显示屏等)就是根据三基色原理和人眼的空间混色效应制成的。 3. 亮度方程式 在饱和度为100%的白光中,三基色对亮度的贡献是不尽相同的,实验证明,绿光最大为59%,红色次之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