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章 是人就逃不掉的微反应 1 .1 什么是微反应 “微反应”的全称,是“心理应激微反应”。如果要为“微反应”这个心理学领域的新词找个外国前辈词汇来对应的话,那它的英文原文应该是“Micro-ex pressions”。 “Micro-ex pressions”一词不是我发明的,随着美国电视剧的迅速普及,很多国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个词——“微表情”。这个词也不是电视剧生造出来的,在其出现的原文中(美国Pau l Ekman 教授的若干著作,如《情绪的解析》、《说谎》等),根据上下文,确实指的是面部微表情(时间非常短的或不充分的面部表情),用于判断被测试人的真实情绪,可用于测谎。 但是,通过查词典可知,“ex pression”一词的中文意思不仅仅指表情,而是涵盖了表达、表现、词句等多种意义,最标准的译法是“表达方式”。 例如,著名美剧Friends 第二季第一集,Rachel 意外得知Ross 找到新女友后,表现失常,脱口而出一句“isn’t that ju st kick-y ou -in-the-crotch, spit-on-y ou r-neck fantastic?”(直译的话,这些语法就很有力度了:这难道不是很爽吗?爽到如同一脚踢在档里,然后再往脖子上吐一口痰。) Ross 的妹妹 Monica 有点窘,替 Rachel 解围性的解释道“It is an ex pression.”翻译过来应该是:这是一种表达方式(Rachel 当时处于羡慕妒忌恨的状态,她的潜台词是很有力度、很刺激、很让人兴奋的fantastic)。“Ex pression”一词的用法可以通过这个例子可见一斑。 “面部表情”对应的英文原文应当是“facial-ex pressions”。分析一个人的真实心理状态,不应当仅仅限于面部表情,而应当通过观察并分析表情、肢体动作、语言意义等被测试人的表现,才能全面判断。因此,“micro-ex pressions”一词,直译应当不仅仅限于面部的微表情(英语达人不用在此处较真,我知道不会有“micro-facial-ex pressions”这样组合的专有名词,这不符合美国人的习惯。我是就词论词)。所以,此处的“ex pression”一词更适合于翻译为“表现”。 表现就不能是故意的吗?凭什么用来判断心理状态,甚至还能用来测谎? 研究表明,大部分人体的动作表现都是可以进行主观控制的,当然也有极少数例外(如瞳孔)。但是,阅读到后面你会知道,因为人的动物性,在受到刺激的时候所作出的反应(各种表现)却不太容易造假。在刺激有效的情况下,被测试人的最初瞬间反应绝大多数都是不受思维控制的,真实可靠。当然,这些反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