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德波和他的《景观社会》

德波和他的《景观社会》_第1页
1/33
德波和他的《景观社会》_第2页
2/33
德波和他的《景观社会》_第3页
3/33
德波和他的《景观社会》 张一兵 在一个最不齿旧束缚、也最不缺新东西的年代做哲学研究,算是件既有趣、也累人的事情。因为新思想与新理念的生产速度往往比我们的脑子转得要快,大量五花八门的“后现代”、“后马克思”、“后殖民主义”之类的思潮汹涌而至,常常是前一波的模样还未端详分明,后一浪已经带着油墨香漂洋过海来到跟前。然而看多了以后,我最经常也是最愿意去做的一件事情倒是反过来做逆溯式的思想史寻根,往深里去看一看今天这些貌似十分时尚潮流的新东西,究竟是怎样从思想史的旧土壤里一步一步地生发出来的。放严肃一点来说就是:我更愿意去完整地看一看,这些新东西的历史性缘起究竟是什么?我始终以为,倘没有认真走一趟思想史上逻辑寻根的全程,我们必定无法在一种简单的垂直性上真正对这些新思潮进行一番学术性的科学透视和准确把握。例如,若不去了解马克思的经济拜物教批判和青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不了解列斐弗尔和德波的日常生活异化说以及景观社会理论,当然还必须包括晚年拉康的真实域之说,恐怕就很难准确把握晚期波德里亚提出的作为当今世界本质的“类像”、“真实的谋杀”一类命题,更不用说真正去弄懂晚期波德里亚文化批判的理论实质。因此,从光怪陆离的新东西里抬起头来,认真补上早先的一些重要思想史环节,实现一种具备历史感的纵向思维和眼光,将是当前学界这一类前沿性研究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基础性工作。眼前这一卷由王昭风博士翻译的居伊•德波的名 著《景观社会》(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正是当代西方 文化思想史和后马克思思潮中不可 或 缺的学术缺环之一。毫 不夸 大地说,《景观社会》是西方 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逻辑中非 常重要的一个断 裂 。在这部 成书 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的文本里,德波将马克思曾 经面 对的工业 资 本主义经济物化现实抽 离为一幅 离裂 于 物质生产过程的现代资 本主义意识 形 态 性的总 体 视觉 图 景;而马克思所 指 认的市 场 交 换 中已经颠 倒为物与物关 系 的人与人的劳 动 关 系 ,也被 再 一次 虚 化,成为商 业 性影 像表 象 中呈现的一具伪 欲 望 引 导 结 构 。这,就是社会景观现象 。德波指 出,在当代资 本主义社会中,“景观是人们自 始至终相 互 联 系 的主导 模式”。 固 然,对于 景观的这种被制造性,人们也是心知肚明,可却始终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以致将自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德波和他的《景观社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